弗 1-3章 以弗所书是一卷引人入胜的书,总体来说,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。
前半卷(1-3 章)使徒保罗带我们升到天上,登高望远:从“创立世界”以先的拣选讲起,论到父神的预定、基督的救赎和圣灵的启示。我们在此看到 “我主耶稣基督恩惠的福音”,实在超乎绝伦。简而言之,这论到:“我们当信什么。”
后半卷(4-6 章),经文又带我们进入这个世界,遍及日常生活:如何塑造自己的生命品格、如何过圣洁生活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、如何面对属灵争战。意思是,信仰,就是要落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。我们在此看到,一个基督徒生活的详细教导和实际应用。意思是,这教导“我们当怎样活。”
这两段“画风”迥异的教导,是如何连在一起的呢?保罗用了一个关键 词,叫做“因此”。在希腊原文中,以弗所书的后半卷,是以“因此”作开始的。《圣经·新译本》4 章 1 节如此翻译:“因此,我这为主被囚禁的劝你们。”
意思是,1-3 章的信仰真理,是 4-6 章生活样式的基石;4-6 章美善生活样式,又是 1-3章真实信仰的有力表达。
使徒保罗的教导就是:除非你知道自己相信什么,否则你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生活;同样,除非你真的活出你所信的,否则那真理你其实还信的不够真。换句话说,前半卷的“真理、教义、原则”与后半卷的“生活、行为、应用”相辅相成,不可分割。
教义与生活,原则与行为,真理与处境,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是容易割裂成一段一段的。坚持原则、真理和立场时,就容易失去爱心、生人勿近、理性抽象;反过来,讲爱心、谈处境时,又容易妥协真理、失去原则。
好像,我们总是牺牲一样,才能坚持另一样。其实,割裂的从来不是圣经,而是我们这个人。支离破碎的人,会把上帝的圣言断章取义,只见树木不见森林。
托马斯 · 杰佛逊将这句话总结为一项人生信条,他说:“重要的是你的 行为,而不是你的信条。你相信什么并不重要,只要你行为端正,谁在乎你信的是什么。”
这话,是典型的律法主义,又是典型的反律法主义。
说这是律法主义,因为这话是在偷偷将自己的“好行为”封为上帝,并 且靠着这位“神”去生活、动作、存留;却避而不谈自己好行为的“破产”。说这是反律法主义。因为这话,完全结构掉信仰的权威,反而在自我 的那里“另立根基”,这根基就是“自我”。
只是这话,令无数白左青年热血沸腾,鸡血上头。但问题是,这碗鸡汤是一种经不起丝毫逻辑推敲的廉价口号。请允许我来破一破这一当代“巫术化”的自我催眠。
事实上,“只要你行为端正、有爱心、诚实正直;你的信仰是什么,你相信什么其实根本不重要。”这句话其实是在表达一种价值观和信仰理念。他的价值观和信仰理念就是:“你怎么生活,比你信什么更重要。或者说,人生重要的是生活样式,而不是信仰信念”。
让我这样说,无论你同不同意,这其实本身就是一种信念,一种价值观,一种信仰。只不过这种信仰、这种价值观、这种理念,相信、看重、依赖的是“行为”,而不 是“信条”。
何必自欺呢?你说“信什么不重要,行为才重要”。事实上你只是觉得 “别人信的内容(信什么很重要,行为也很重要)不重要,但你自己信的内容(信什么不重要,行为才重要)才重要。”所以,你从来都不是比别人更有包容心,你只是比别人更自我中心罢了。
所有试图割裂真理与行为的模式,终将为自己画地为牢。一面被自己的大爱感动的热泪盈眶,一面被自私、自利、自我层层环绕,陷入其中,无法自我。
以弗所书的前后结构告诉我们:若没有信仰(教义),生活道德就没有 任何的基础。除非你先认识存在的本质,对与错的界定,人生的价值和意义,宇宙永恒的结局。
这些宏大的主题,除非你先有答案。否则,什么是道德呢?你怎么界定什么是好、什么是坏呢?你怎么区分什么是美、什么是丑呢?
因为,一切道德背后,都连着一个信仰。
今天,很多人基督徒,如同托马斯 · 杰佛逊。总会说,“别和我讲那么 多大道理,你只要告诉我怎么做就对了。那些道理对我都没用,活出来才是最重要的。”当你真告诉他怎么做(守住日、十一奉献、家庭敬拜、退出三自、责备堕胎、教会学校)之后,他却不来聚会了,并说:“主要的是内心,人的规条不重要。”
你看,你跟他谈教义,他却跟你谈行为;你又跟他谈行为,他却转而跟你谈内心。此等不信之人,被世界、罪恶、自我弄瞎了心眼,心里刚硬,闭塞,不叫基督的光照着他们。因为,他要先解构掉“大道理”,再对付“活出来”。
以弗所书的真理,是一切不信之人的解药。
祷告
天父上帝,我们感谢你。因为你的真理超乎这世上的小学。人在何处悖逆,人就在何处显出自己的愚昧来。人在何处认识你,人就在何处认识自己。
求主怜悯我们,因我们常常愚昧、无知、小信、自私,求主真理的光, 光照我们,除掉我们里面的罪,好使我们在你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。
愿真理的圣灵,常常光照我们,好使我们进入你整全的真理,不因着我 们破碎的生命,割裂了你整全的真理。使我们在真理的知识和圣洁的见证中,来荣耀你的圣明。
如此祷告,是奉靠我主耶稣基督得胜的遵命祈求。阿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