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文:以弗所书6:5-9 引言 对21世纪的现代人来说,当你在这段经文中,读到“仆人”“主人”这样的字眼时,我不知道你心里会不会觉得说,这段2000年前,在遥远的罗马帝国、奴隶社会中的道德教训,与21世纪、身处现代社会、自由的我们,究竟有多少关联?对我们来说,似乎2000年前的古老烛光,已经难以照进21世纪现实的人生处境。 但事实上,请允许我这样说:其实我们很多人在各种关系中,都是“奴隶”,却还以为自己是自己的“主人”。很多时候,我们要么是自己欲望的奴隶,要么是别人眼光的奴隶,要么是这个世界扭曲价值观的奴隶。换言之,2000年前的古老教训,对一个充满了“奴隶”的现代社会而言,或许恰逢其时。 你说这话太激进了,我不接受。那就只好让我们来看看更激进的保罗。保罗在此分别对着“主人”和“仆人”说话,两样教导在人眼中看,都非常激进。首先,对着仆人说话。是的,你没听错,保罗竟然在教导仆人。对当时的社会而言,奴隶是不需要被教导的,只需要用鞭子。仆人是不需要思考的,只需要服从命令。只有奴隶主的儿子、自由人才需要被教导。然而,保罗在此却致力于教导仆人,仿佛他们都是可以负责任的自由人一般。对当时的社会文化而言,这是第一个福音的激进之处。 保罗教导主人的时候,同样很激进。使徒保罗对当时的奴隶主说:其实你们也是一个奴隶(基督的仆人)。第9节说,“因为知道他们和你们,同有一位主在天上,他并不偏待人。”请注意,对一个奴隶社会而言,这样的说法不仅激进,甚至几乎是一场世界观的颠覆。——他教导奴隶,在福音中要像自由人那般负责任;他教导奴隶主,在福音中要像仆人那般谦卑。
解经家普遍认为,以弗所书第5 章 21 节,“当存敬畏基督的心,彼此顺服。”这节经文,其实是保罗描述所有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——妻子与丈夫,父母与儿女,主人与仆人,一切的人际关系都基于这节经文。这节经文的意思是:你们做主人的,要因着敬畏基督的缘故,“顺服”你们仆人的益处,服务于他们的最大利益;同样,你们做仆人的也要因着敬畏主的缘故诚实努力、忠心殷勤地工作,为主人最大的利益而服务。 换言之,你们所有人本质上都是基督的“奴仆”,同时又因为是基督的奴仆,而可以自由地向上帝负责。他的意思是:“你们在自己各样的人际关系中行事的时候,都应该因着敬畏基督的缘故,看自己就像一个仆人一样去服侍,并且因此自由地向上帝交账!”各位想一想,这种极其颠覆的、主仆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;这种以舍己的精神成就对方的价值观;这种活在自由中又负责任的人生定位,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言,几乎是闻所未闻的。 多说一句,即使对今天的社会文化而言,这样的人生状态,也依然稀缺。其实,保罗在福音里,将我们带入一种全新的福音文化:在上帝面前,因着敬畏神的缘故,自由地负责任;在人的面前,因着敬畏基督的缘故,爱心成全对方。对仆人而言,一切懒惰懈怠被抛弃;对主人而言,一切压迫奴役被放弃。于是,福音在其中不断生长。 事实上,这就是我主耶稣基督自己的样式。基督自己在上帝面前安然信靠、全然负责、从不逃避自己的使命和责任;与此同时,他又在人面前谦卑做奴仆的样式,服侍人、成全人,不以自己的舒适和利益为满足,却以别人的舒适和利益为导向。因此,这一福音中颠覆的信念,如何塑造今天堕落的我们呢?让我试着分别对我们中间的老板和员工说话。 首先,对员工而言。 首先,基督徒的员工需要全心全意地、充满激情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,而不是习惯于在工作中摸鱼、混时间(5节,要用诚实的心);在工作中,不能仅仅满足于最低要求标准,糊弄老板、得过且过(7节,甘心事奉,好像服事主,不像服事人);同样,也不能只在人前的时候努力表现,没人监督的时候就干自己的事(6节,不要只在眼前事奉,像是讨人喜欢的)。相反,基督徒应该积极投入工作,付出全部的心力,将手里的工作做好。 其次,基督徒员工也要明白一件伟大的事情,这件事会重新塑造我们工作动机(在教会中服侍也是如此)。就是:无论一个基督徒在做一件什么类型的工作,无论他正在为谁而工作,他们(实际上)都是在“为主工作”。因为最终,将在基督里获得一笔难以想象的报偿(8 节)。——因为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,不论是为奴的,是自主的,都必按所行的,得主的赏赐。 这节经文的意义在于:基督徒可以从福音的盼望中获得享受工作的自由,不必过分受制于,此时此刻获得的报酬数额。想一想,如果我们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获取金钱,或者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许,或者为了获得地位的晋升(当然,这些事情如果发生在我们生命中,都很好)。但是,如果这些才是我们工作的最重要的目的,那么工作所带给我们的,将会是无休止的沮丧和心碎。 为什么?很简单,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很多工作任务,压根就不达到赚钱、晋升或者获得赞许的效果,甚至永远都不会有这样的结果。(比如,做家务、看孩子、教会服侍、探访关怀人)。因此,如果金钱、别人的夸赞、地位的晋升,成为我们工作的终极目的,我们的工作将会成为苦役、咒诅的一部分,你会天天被荆棘和蒺藜扎伤,而不是被祝福后享受“修理”和“看守”的过程(其实,服侍教会的工人,尤其如此)。你只有开始“为主工作”,才会从工作过度和工作懈怠中,同时脱离出来。无论是金钱、别人的赞许,都不能成为决定性、控制性的因素。 其次,对老板而言。 首先,经文非常明确地说,“不要威吓他们。”意思是,主人不应当运用压制、胁迫的手段,或者PUA对方、让对方产生罪疚感的方式,或者用画大饼的谎言的诱惑,来激励人去工作。——或许我们很多人这些全部中招。 其次,经文说,“作主人的待仆人也是一理。”请问,“一理”是什么意思?“一理”的意思是:“你也应该寻求增进仆人的利益,就像你的仆人需要竭力寻求你的益处一样。”——一位老板跟我说,他这些年管理公司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:帮助员工、支持员工、成就他们,以至于公司运转得很不错,这或许是福音中的智慧。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,保罗提醒主人们,你们自己也是仆人。因为知道他们和你们,同有一位主在天上,他并不偏待人。因此,我们也不应该过分看重自己“主人”(老板)的身份;反而需要特别想到我也是主的仆人。
很多人或许会疑惑,这些在当时文化处境中给出的激进教训,是否适用我们今天的处境呢?让我这样说,如果当年的奴隶主都被教导,绝不能以傲慢的态度和恐吓来管理仆人,那对于今天的老板而言,岂不更应当如此吗?如果当年的奴隶都被教导说,要忠心殷勤地负责任,对于今天的员工而言,岂不应该更加真实吗?保罗给第一世纪的奴隶,开出药方,两千年后,依然能医治我们。 因此,根据保罗的教导,让我做两个延伸的应用和挑战:首先,工作是很重要的;但与此同时,工作也是有危机的。 一、第一个原则:工作是很重要的。
工作是出于上帝神圣的呼召。工作,看起来是在服侍人,其实都是在服侍主。因此,工作很重要。要知道,早在人类堕落前,上帝就赋予了亚当工作的使命(创世记 2:15)。因此,特别提供:工作不是诅咒——而是我们被造原本就要做的事。虽然罪使工作变得沉重、困难重重、令人沮丧(创3:17 以下),但工作本质上却是好的。 因为工作,在本质上,其实是在上帝工作的基础上,与祂同工。请问,整个宇宙第一份工作是谁做的?答案令人震惊,整个宇宙第一份工作不是人做的,而是上帝做的。“起初,神创造天地”。第一份工作,就是上帝创造天地。当创造之功完成后,神开始给亚当和夏娃派遣工作。神就赐福给他们,又对他们说,要生养众多、遍满地面、治理这地。也要管理海里的鱼、空中的鸟,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。(创1:28) 上帝创造了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,于是就派遣人“治理这地”,并且管理“海里的鱼、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的走兽。”意思是:上帝作成了创造,亚当和夏娃就去维护、治理,已经完成的创造。人修理看守上帝已经“设立”的园子。耶和华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里,使他修理、看守。(2:15)在神学意义上,“修理看守”是继续维持,上帝已经创造的“秩序和生命”。“修理看守”的状态,就是与“空虚混沌”的状态相反。 修理看守,对亚当来说,就是在原始土壤资料的基础上,耕种、播种、浇灌、修剪,重整。使得原始的资料,变成更丰富的成果。想一想,农业、工业、建筑、医药,每一行业不都是使用原始材料,土壤、石头、木头、煤炭、石油、金属,而加以重塑。然后,获得丰富的食物、住房、各样工具吗?——工作,就是重整上帝已经赐给我们的原始材料,得到更丰富的产品,使人得益处。想一想,基于上帝的创造,上帝居然给我们留出空间,让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能力,去得到更丰富的果子,这是何等崇高。因此,让我试着给一些具体的应用。既然工作如此崇高、荣耀,基督徒面对工作,应该如何:
-
基于对上帝的敬畏,基督徒应该根据圣经的真理,对工作中的一切有是非判断、有取舍抉择、有价值追求、有永恒荣耀的思考。而非只要赚钱,就什么都可以干。
-
基于对老板负责任的态度,基督徒应该尽最大努力去有效率地完成自己手中的工作,尽心竭力,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,把工作做到最好。而不是体贴肉体的私欲,偷奸耍滑,浑水摸鱼,只在人前服侍。
-
基于对自己罪性的了解和约束,基督徒应该在工作中面对一些艰难、挑战、劳累、矛盾的时候,常常操练忍耐、对付自己的自我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,持守节制和自律。
-
基于造就其他人、祝福身边人的目的,基督徒应该努力与同事配合、通力合作,考虑别人的需要和难处,尽可能满足客户的期待,努力保持工作的质量。
-
最后,基于上帝的使命和救赎,基督徒既不应该过度地工作,也不能懒惰懈怠。既不以工作为偶像,也不以工作为不得已。
因为,工作是出于上帝神圣的呼召。工作,看起来是在服侍人,其实都是在服侍主。因此,工作很重要。这让我们面对工作时的消极、懈怠、摸鱼的状态被更新。 二、第二项原则:工作也是有危机的。 工作虽然都是神的呼召,是重要的,但本质上也都只是属地的。每个主人都只是地上的主人,每个老板都只是地上的老板,每个职业也都只是地上的职业。这让我们以工作为满足、以工作为偶像的人生目的,被挑战。 保罗在第5节说,“做仆人的,要听从你肉身的主人。”为何称他们为肉身的主人?意思是说,仆人的确要顺服主人,但要记住他们也只是地上的主人,只是暂时的主人,只是肉身的主人。意思是,还有一位永远的主人、天上的主人、灵魂的主人,更需要向他负责。 保罗的意思是,“除了耶稣,别人都不是你真正的主。”因此,有时你甚至不得不对你的工作说不,并且对自己说:“我不需要那么成功,我需要主日去教会敬拜;我不需要那么拼命,我需要有时间陪伴家人和孩子;我不需要让工作来定义我是谁,我已经是神的儿女了;我不需要为了这个订单连健康都不顾,我需要休息。” 要知道,有一种咒诅,是藏在工作底下的一种咒诅:就是,我们企图要通过工作向别人证明自己,企图赚到足够多的钱,来获得自己的安全感。我们拼命工作,企图证明自我;我们努力追求金钱、追求权力、追求别人的赞赏。我们不断地努力工作,但却没有发现,底下藏了荆棘,像肉中刺一样不断扎伤着我们。有些人工作不顺心会烦恼;有些人工作很成功,就操劳过度。为什么?因为隐藏在表明工作之下的是荆棘。 让我这样总结吧。如果你犯了第一种错误:将工作当作苦恼、痛苦、无奈,不想工作,只想玩耍,懒惰躺平。你需要知道一件事,上帝呼召你去工作,用你的恩赐去在工作中服侍人,这是极大的尊贵。如果你犯了第二种错误:你已经停不下来了,你被工作奴役,觉得工作才能让你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肯定,工作才能让你有意义,工作才能获得成功。你想要借着工作,获得人生的意义,金钱、名声。你就是把属地的工作,当成永久的基业。 因此,工作虽然是重要的,其中也充满了陷阱。因此,你需要给工作设定界限。想一想,连上帝自己,在六日工作后都安息了(创2.2)。这个事实证明:工作不是所有的一切,工作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。所以让我这样说:不工作,你无法过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,但你也绝不能把你的人生意义建立在工作上。因为,把任何的工作(包括“赚钱”“事奉”“帮助人”)视为你的人生意义,都是在制造偶像。 在马太福音11:28-30节中,主耶稣应许“使我们得安息。”主说,“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使你们得安息。我心里柔和谦卑,你们当负我的轭,学我的样式;这样,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。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,我的担子是轻省的。”当耶稣呼召所有人到他那里去时,他说他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“劳苦担重担的”,并且需要“安息”。 然而违反常识的是,耶稣提供“劳苦重担”的解决方案:居然是另给我们一个“担子”和“轭”,就是他的“担子”和他的“轭”!意思是,安息并不是没有任何担子了(不工作了),而是有了与从前不一样的担子(不一样的工作状态)。“轭”是指安置在牲口身上的器具,是奴役和苦工的标记。 一副“轭”怎么会解决一个人的劳苦呢?因为那是他的轭和他的担子,是整个宇宙唯一“轻省”的轭和担子。为什么?因为“我心里柔和谦卑”。耶稣直接宣称,他是唯一一位不会辖制你、伤害你,重压你、让你累死的“主人”。除了他以外,其他人的担子(包括你自己的)都会辖制你、重压你、累死你。因此,唯有当我们开始经历主耶稣拯救的工作,我们才会经历到那深刻的、灵魂的安息。 因为,唯有基督为你提供了可以安息的、“已经完成的工作”,而不是一个“尚未完成的工作”。让我来解释这一点:事实上,基督徒的真正定义,并不只是一个爱慕、效法或顺服耶稣的人(努力工作的人)。基督徒的定义是:安息在“耶稣所成就的工作(而非你自己的工作)” 中的人。请记得,在《创世纪》2 章 1-3 节中,上帝之所以能够安息,是因为他的工作“已经完成”了。因此,作为基督徒。你在主里其实已经完成了你的工作——所有你生命中必须成就的事,都已经被耶稣基督成就了。 然而,如果你没有得着“这样灵魂的深度的安息”,任何工作都会将你压垮。即使在你休息的时候也无法获得放松。你甚至连一个晚上“舍下你的网”都做不到,也不能随时跟随耶稣。你只能“整夜老力”,虽然“一条鱼也打不到”,但你却依然要这样做。因为你必须用自己的努力来“证明自己”。 而靠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这件事,是一件你永远也完不成的工作,是一件尚未完成的事。除非你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被主完成,你才能安息。现代人将巨大的期待置于工作之上,希望工作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和自我实现,但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。唯有当我们在福音里获得了深刻的安息,我们才能在做着这个世界上99%的那些既不带来极大的满足,也不十分赚钱的工作的同时,还能平安喜乐。因此,请试着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,来发现你工作中的危机:
-
你是否将工作看得太过重要了(偶像),让他承载了你太多的期待和满足?
-
你是否将金钱(作为获得自由、休闲/愉悦、意义感的途径)看得太过重要了(偶像),让他成为你的盼望和安慰?
-
你是否正在做一件自己并没有喜乐和满足,也没有恩赐和能力做的工作?以至于天天受压过重?或许你需要换一份工作!
-
在工作中,你自己的罪和他人的罪(如贪心、骄傲、苦毒和惧怕)是否已经将你的工作环境变得让人喘不过气来,而且无法改变?
这些都是工作中的危机,也会让你活在不安息之中,因此,我们需要操练在工作中安息。 三、我们需要安息 有规律地“离开”你通常的工作,享受安息。几乎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件事,也是我们生命中巨大的危机。安息日意味着,有规律地停止工作,同时享受你工作的成果,对人而言无比重要。 《出埃及记》20:8-11将守安息日与神的创造联系在了一起。既然神在创世后安息,我们也必须在工作后安息。这意味着“工作——休息”的节奏,是起初上帝创造的时候,就定下来的规律,适用于每个人。因为,这是我们受造本性的一部分。这意味,过度工作或者不工作,都违反天性,都会带来毁坏。 违反这种“工作——休息”的节奏(再次提醒:无论以哪种方向违反),都会导致你的生命和处境产生混乱。因此,我们必须定期地、有规律地停下日常的工作,享受工作的果效以及上帝创造之工(在自然界中)和救赎之工(通过敬拜)的美善。 然后,在申 5:12-15 中,上帝将安息日与从奴役中得救赎、得自由联系起来。15 节说“也要纪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,耶和华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,将你从那里领出来。因此,耶和华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。”安息日提醒当时蒙救赎的以色列人,上帝已经把他们从之前的境况中拯救了出来。从前,他们在埃及并不被当作人对待,而只是完成法老造砖配额、实现法老欲望的“工具”。 其实,任何不守“安息”的人都是奴隶,即使那份奴役是人自己选择的。任何无法从工作中退下来休息的人,都是奴仆——要么成为你自己对成功的渴求的奴仆、对物质主义追求的奴仆,要么成为压榨你的人的奴仆。 想一想,安息日和安息年的律例其实是把人当人看。每个第七日,都不得在田地里做工;每个第七年,田地都需要休耕,完全不进行耕种。短期而言,生产力似乎会落后,但那是一块自由人的土地。而就长远而言,一个享受深刻“安息”的群体。才会产生出强大的生产力。 让我们一起来思想,安息给我们工作带来的实际引导: 首先,上帝设立安息日,是要提醒以色列人,他们不再是奴隶。奴隶是不能有一天的时间休息的!这与今天的我们很类似。你需要将你的安息日视为得胜的时刻,对自己说:“我不再是奴隶了,不是我自己欲望、物质满足的奴隶,也不再是别人(法老)期待和要求的奴隶,因为我的身份不再由我的工作来定义。”——这是非常重要的“自我对话”,否则你就会因为休息而产生罪疚感,或者在本应“休息”的时间,始终挂念着工作上的事,不得片刻安息。 其次,我们必须将安息日看作一种信靠主、仰望主的表现。上帝设立安息日,是要提醒我们,他自己就在工作和休息。操练安息日乃是一种自律的方式,以此帮助我们铭记,不是我们在让这个世界运转!实际上,并不是你在供应你家庭的需要;并不是你在维系教会的牧养;并不是你在让工作能有好结果,而是上帝。因此,各位做母亲的、做牧师的、做生意的,在这方面,尤其需要操练。 第三,我们必须将安息日看作一种满足。上帝在他的工作完成时安息了,但这对我们而言似乎显得特别困难。在我们看来,工作就“从未完成过”。在操练安息日的过程中,同样重要的是:不去思想将来(尚未完成)的工作,而是要提醒自己过去(已经完成的)。我发现年纪越大的人,安息就越容易,因为他越容易回看过去,思想很多已经“完成”的工作。而不是只盯着尚未完成的事情。我发现越年轻的人就越难安息,因为他总是盯着那些“尚未完成”的工作。【这或许就是为什么,你会发现,在教会服侍中刘牧师常常很安息,曹牧师常常看起来很卷的原因】 然而,我们大多数人都错误地以为,只要我让我自己慢下来就可以了。其实让自己慢下来这件事非常难,需要外在强制性的约束,才有可能。这也是为何清教徒将安息日安排得如此严格、刻意的原因。除非你十分刻意、有纪律地安排,不然想要享受有规律的休息,其实是妄想。因此,让我有几个具体的提醒,实际帮助我们遵守安息日的习惯和做法,作为我们彼此的勉励: l 确定休息的时间量。先确定暂停工作用于休息的理想时间是多少?不然,你总会忘了休息,或者被事情给挤掉了休息。忙碌挤掉安息这件事,太自然了。
-
确定休息日做什么。几乎每个人都需要一些没有具体计划和安排的时间,可以做你此时最想做的事情:看电影,运动,读书,娱乐,休息,聊天,逛街。你必须有一些“停止”做工的时间。(让田地完全休耕,任其自己生长。)
-
你需要一些用于读经、祷告、灵修、“默想”的休息时间。无论怎么说,祷告和敬拜,都是安息日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,因为它是“内在安息”的基础。如果你没有内在的安息,就是懒惰懈怠、天天无所事事,也会极其疲乏劳累。
-
旧约律法说,田地的主人不得割尽他们田地的“田角”。或许对于我们而言,这意味着要刻意地为每周和每天少设立一些目标,不要“割尽田角”。或许暂时落后,却能造就自己和别人。
亲爱的弟兄姊妹,我们只有在上帝的创造中,才能看到工作的荣耀和意义;我们只有在对自己罪的认识中,才能看见工作中的危机;最终,我们只有在基督的救赎中,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息。愿我们都能正确地对待工作,然后健康地去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