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与言

Light and word

阿言

立世数十载,蒙召十余年。基督门徒者,教会传道人。以传道、授业、写作,为志业。

光明的子女

 

以弗所书5:7-14

引言:“凡事受了责备”。

保罗说,“凡事受了责备,就被光显明出来,因为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。”使徒保罗用“光”这个词,来论到一个人蒙受真理的教训(受真理的责备,就被光显明出来)。基督徒也常说,某某某最近蒙了圣经真理光照,开始悔改了、愿意成长了、生命改变了。

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:在这里,被“光照”其实有一个最基本的含义,这个含义被很多人都给忽略了,或者故意忽略了。经文说,凡事受了责备”,就是被光照了。各位,你怎么说自己被光照了呢?你怎么说自己领会了真理的教训呢?你怎么说自己开始在信仰上成长了呢?有一个最基本的标志就是:“凡事受责备”。在每一件事上,受责备。

意思是,你要允许“上帝的话语、圣经的真理、真道的智慧”,在每一天、在每一个具体的场景中,在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,来到你的面前,来责备自己。各位,想一想,我们为什么很多时候,生命停滞不前,不冷不热、半死不活?因为,首先我们自己不会在凡事上责备自己;与此同时,我们也绝不允许别人来责备我们。

换言之,我们忘记了让自己的生命,每一天持续不断地与光互动。于是,我们就会任由自己的生命,与自己的暴躁脾气互动,与自己的邪情私欲互动,与自己的狭隘自私互动,与自己的经验、理性、感受互动。而这样的结果就是灵性沉睡、心思暗昧,行无益的事。

并且,在这样的光景中,人通常都看不见自己生命中的问题,只会以最大的恶意揣摩别人;然后,只能批评别人,而不能被别人批评;最后,生出怨言、争竞、嫉妒来。所以,今天上午主要借着以弗所书的这段经文对你说,“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,从死里复活!基督就要光照你了。

首先,圣经说神是光,这意味着神是公义的(13-14)。

圣经说:“因为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。”在神的光里,一切东西都变得显眼。在光明中,你将会看到事物的真相、真实的情况。在半明半暗或完全黑暗中,会出现歪曲的情况、会模糊不清、会出现阴影。你会很难看清周围的东西的真实状况。光能够把一切都显露出来。

希伯来书4:13节说:“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,都是赤露敞开的。”意思是,上帝就是光,能显明一切事实、洞察一切事实。在上帝那里,没有歪曲和阴影。

事实上,圣经常常用光,来比喻神的公义。

光能显明一切事实,光能洞察一切。光是绝对的,暗才是相对的(光亮的缺失成程度,表明黑暗的程度)。这段经文说到暗昧的事,暗昧的事,都是无法见光的。因为一旦见光,就显出了它的不合理、荒唐、扭曲和糟糕。意思是,暗昧的事,暗箱操作的事,通常都是不公义的、见不得光的。而光明正大这个词,也是表达公义,经得起公正的考验的意思。

神就是光,这意味着神是公义的。祂不会暗箱操作,祂不会撒谎,祂不会破坏自己所定的规则,祂不会违背他自己。到底什么是神的公义呢?钟马田这样来表述,他说,“神所做的一切事情,都环绕正确无误的标准运行,并以此为中心。为什么神那样行事?因为那是正确的,因为那是真实的,因为那是公正的。神使一切事物,都围着正确的中心运转。——那个中心,就是公义。”

应用

现在,请来看看我们自己生命的中心。你日常生活中,会使一切事物,围着什么中心运转呢?你可不可以说,我行事的原因、我的行事的标准、我行事背后的原则,都是因为那是事实,那是正确的,那是公义的?很多时候,恐怕不是。正确、公义的事实,或许也是我们会考虑的事情。但通常,很多人的做法是,喜欢使每样事情都以我们的“需要”为中心,都以我们的“喜好”为中心,都以我们自己的“利益”为中心

但,让我们仔细想一想好吧:这个世界上,每个人的“需要”都是不同的,每个人的“好恶”也是不同的,每个人的“利益”更是不同的。当每个人都会以自我的“需要”“好恶”“利益”,作为自己行事为人的中心的时候,于是,纷争和撞击,就变得不可避免。

其实这是一个常识,如果所有的球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运转,不管球再多,它们永远都不会相撞。因为,他们会形成无数个同心圆。但如果每一个球,都有各自的中心呢?都围绕着不同的中心运转呢?那么,混乱、撞击就不可避免。这个世界是黑暗、混乱的,因为世上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。都以我的利益、我的需要、我的好恶,为中心。并且,恰好你的中心不是我的中心,于是,以不同东西为中心点人们,总会互相撞在一起。

保罗这样说: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,从死里复活!基督就要光照你了。基督徒如何过一种圣洁光明的生活,荣耀的生活样式呢?其中一个秘诀,就是被神光照,凡事被责备,被神的公义充满你的心,使你从前沉睡的心,醒过来。调整自己错位的中心,回到正确的中心上来。不然,你总不会活在神的光中,只会活在自我的暗昧之中。

其次,圣经说,世界是黑暗的,世界与上帝相反(3-7,11-12节)

保罗在3-6节,描述了很多黑暗可耻的事情,污秽、贪婪、淫乱、淫祠、妄语等等。保罗说,那些都“不合圣徒的体统”,这些都与我们“不相宜”。最后,保罗总结说,“所以你们不要与他们同伙。”

保罗的意思是,这里有两个体统,有两种生命状态,两种生活方式,甚至可以说,有两个世界。一种是光明的,一种是黑暗的。贪心、淫乱、妄语是黑暗的。那么,付出、贞洁和造就人的话,就是光明的。仇恨、杀害、偷窃是黑暗的,那么,爱人和拯救、服侍,就是光明的。——保罗说,神是光明的,其实他也说,人是黑暗的。

约翰福音说,神就是光,世界是黑暗的。当然,你知道约翰不是指这个物理的世界。而是指那个不敬畏神的,人心里的,充满罪恶的,世界。比如说,说一个人很自私,人们会说“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”。我们在校园里读书的时候,老师常说,外面的世界不是象牙塔,是一个充满尔虞我诈的世界!这些“世界”的用法,都不是“物理”的意义,而是“属灵”的意义。

我们说神是光。意思是:神是公义的,没有歪曲,绝对正直。我们说,人是黑暗的,世界是黑暗的。意思是:人心里,这世界上,每一天都充满了许多不义的事、混乱、扭曲的事,与真理、与事实、与标准,相反的事。

20世纪80年代晚期,人类文化思潮,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“解构运动”(deconstruction movement)。什么是解构运动呢?解构运动,就是把传统的标准、价值、道德,都给抛弃了。并且说,其实那些,都不过是人的枷锁。解构运动说:“根本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和答案。换句话说,什么是好的,什么是坏的;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;不同的人,可以有不同的标准、不同的答案。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,也没有绝对的良善。”——解构一切事实、重构一切标准、重估一切价值。

然而,这个逻辑是很可怕的。如果按照这一逻辑来说,人行事,只需要凭自己的感受、自己的喜好、自己的利益。而失去了,超越自己之外的真理和原则,来统管自己,这就失去了“凡事受责备”的机会,形成与圣经相反的,“凡事都不受责备”的局面。然而,人若没有了超越自己之外的规则来约束自己,那就意味着,人要成为自己的上帝。——这不就是,起初亚当夏娃所犯的那个罪吗?由自己来分别善恶,由自己来判断一切,自己如同神一般。

行事全凭自己。各位,让我们想一想好吧?极端一点来说,为什么杀人是不对的呢?为什么奸淫是错的呢?为什么偷盗不可以呢?如果你行事的标准,不再是真理的原则、道德的约束和事实的基础,而变成了自己的感受、喜好、利益。你能想象,世界会成为什么样子吗?其实如果你是一个特自我的人,连你的婚姻家庭都特不像样子。

更可怕的是,由于因为人们似乎已习惯了,这种黑暗和混乱。甚至已经越来越难以察觉到这黑暗和混乱,并且开始追求这种暗昧和混乱,还自以为是自由。不如说,抗拒进入婚姻,觉得那是枷锁;比如说,抗拒亲密的关系,觉得受不了;比如说,抗拒被批评,总是很自我;比如说,不想关心人,觉得自己最重要。各位,这一切都表明,我们的心或许已经被罪给伤害牢笼了,而不自知。

这些年来,这个世界越来越暗昧,每个人越来越自我,于是也越来越扭曲和混乱。而黑暗的极致,混乱和歪曲的极致,暗昧无知的极致,就是没有了真理的标准和绝对的事实,一切全凭自我、喜好和利益。但你知道吗?如果你的生命失去了绝对的标准和超越自我的追求,用创世纪的话来说,就是陷入了“空虚混沌”之中。解构主义的极致,就是所有的一切,都是没有标准的、没有价值的、没有意义的。标准、价值和意义,只是由自我的感受、喜好、利益来决定。这,不就是“空虚混沌”吗?

第三,圣经说我们是光明的子女,这意味着我们不一样(8-9节)

身份

然而,圣经说我们是光明的子女,这意味着我们不再一样。第8节说:“从前你们是暗昧的,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。”圣经指出有两个国度:光明的国度和黑暗的国度。经文告诉我们归信基督,就是从一个国度转移到另一个国度。保罗说“从前你们是黑暗的,如今你们是光明的。

请注意,经文不只是说一个人,从前是活在黑暗中,如今是活在光明中。经文说的是你从前是黑暗的,如今你成为光明从前黑暗是你的一部分,是你的本性的一部分。现在光已植入你的中心,是本质的改变,不是表现的改变。

以赛亚书53:6说:“我们都如羊走迷;各人偏行己路……”意思是:“这是我自己的生活,我想怎样过就怎样去过,没有人是我的君王、标准和法官。我才是我自己的灵魂的主宰。”这,就是偏行己路的意思。罪的本质就是,想随自己私欲的方式,去行事。 这意味着,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的东西,其实是一颗黑暗的心。人的心是极其幽深的,有时候摸不到边。

保罗说,你们从前是黑暗的,不只是说你从前是在黑暗中。但接下来他说,“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,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。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、公义、诚实。总要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。”

果子 

保罗教导,光明的子女,要结出光明的果子。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良善、公义和诚实。保罗指出,一个人可以透过他所结的果子,知道自己到底是黑暗的、还是光明的。圣经说,你若是光明的,最终会结出光明的果子。你若是黑暗的,最终会结出黑暗的果子。

圣经的真理是,你无法常常分辨出谁的心是黑暗的,谁的心是光明的。但,光明与黑暗最终,一定会显露出来。保罗在6:7说:“不要自欺,神是轻慢不得的。人种的是什么,收的也是什么。”听到吗?所结出的果子。你播下的是什么种子,将会显明出来。神是轻慢不得的。你种的是什么,收的也是什么。

举个例子,短期来说,说谎似乎可以让你摆脱当时的囧况。但从长远来看,说谎最终导致的果子,是算总账。短期来说,说出真相似乎会使你添上许多麻烦,但从长远来看,说出真相将避免更严重的后果。结果子是需要一段时间的。但最终的果子,会反应你种下的种子是什么。

你从前是黑暗的现在你是光明的。各位,这样的事曾在你身上发生吗?

也许很多人也会像我一样,有过困惑。我注视着自己,说:“如果我是光明的,为什么我常常还会有不好的想法和行动呢?如果我在主里是光明的,为什么我还会有骄傲、嫉妒和自私呢?如果我在主里是光明的,为什么我是那么自我中心、自私自利呢?如果我在主里是光明的,为什么在我应该服侍别人的时候,却认为别人要来服事我呢?”

这是因为,我们活在黑暗中,活了太久了。我们习惯了暗昧的事,我们喜欢了自我为中心。自亚当以来,整个世界基本的表现、基本的习惯,就是自私自利、自我中心的、心里充满黑暗的。直到有一天,光照在黑暗里。千年暗室,一灯即明。耶稣说,我是世界的光,跟从我的,就不在黑暗里。

他知道我们是黑暗的,这就是他道成肉身,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原因;他看透了这世界的黑暗,并且黑暗会因着自己的黑暗而拒绝光明,这就是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原因;当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,遍地都黑暗了,这意味着他替我们承受了黑暗,也替我们担当了我们的黑暗。要知道,他不仅仅是责备黑暗而已,他是代替了我们的黑暗(罪恶),以至于在这里保罗说,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

基督徒生命成长的本质,就是扎根在主耶稣已经做成的救恩上,然后每一天靠着主持续不断地与原来的自己争战(与肉体、私欲、原来的习惯争战)。什么使你成为一个成熟的基督徒呢?就是你不断地与自己过不去——“凡事受责备”。这,在某个角度来说,是最痛苦的事,对吗?但,你若要真正认识自己、真正活得像人样,就需要不断地自我省察、自我批判、自我对付。总要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;而不是顺从自己所喜悦的事。

但这件事,并不简单。当你发现自己受到批评的时候,常常第一反应是什么?“那些批评是正确的吗?如果它是正确的,我会对自己愤怒极了。如果那些批评是错误的,我会对那些批评的人愤怒极了……”所以,无论如何,我都会十分愤怒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黑暗。首先,黑暗就是回到以自我为中心的旧方式:“最重要的是我不要被批判,被对付。”

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间的分别,就是当基督徒再次陷入黑暗里,神会唤醒你。你会说:“我怎么了?我为什么那样对自己愤怒极了?我为什么那样对别人愤怒极了?”这是黑暗,因为我忘记了真理。我忘记了神对我的接纳和判断,才是最重要的,而不是我自己的表现或别人的眼光而已。

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、公义、诚实。你里面有光。果子是从里面长出来的,但长出果子是需要时间的。所以,你要到主那里去,跪下去祷告说:“主啊,浇灌我,为我施肥。我要结出更多果子。我知道种子就在那里。我把自己献给你,求主使用我。”

然后,你需要站起来实实在在地去改变。

最后,让我引用王牧的一段应用来结束,这是一段决绝的应用。保罗说,那暗昧无益的事,不要与人同行,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。王牧说,“虽然我们没有一个人,完全做得到,不再做暗昧的事。但有时对大多数弟兄姊妹来说,你不会觉得,不做暗昧之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你或许会说,我是信耶稣的,知道圣经教导我,不要再做暗昧的事,我认同这一点。但是保罗在这里讲的第二点,对大多数弟兄姊妹来说,都是非常大的挑战,那就是你要起来责备暗昧的事,你要让暗昧的事显出暗昧!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假如你在学校、公司或者单位里,有人要拿一份‘不信教承诺书’给你签,保罗的意思是说,作为天上的国民、作为光明之子,你所要做的不只是不签而已。你明白吗?对于大多数弟兄姊妹来说,不签就已经很挣扎了,不签就已经很了不起了。对吧?但是保罗还不放过你,其实是耶稣不放过你。保罗是说,你不但不要去签;而且,你还要责备行这事的人。因为,既然你是光,你就有责任借着责备,让他们的暗昧显出来,而不是无所谓的态度。因为,在这节经文面前,在应该责备的时候,不说话就等于背叛;在应该责备的时候,沉默。沉默就是背弃那一位光明的主。


所以你们不要与他们同伙,总要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。

光明的子女
Picture of 阿言

阿言

立世数十载,蒙召十余年。基督门徒者,教会传道人。以传道、授业、写作,为志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