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文:以弗所书2:11-17 引言: 以弗所书第2章 1-10 节,使徒保罗讲述了一个出死入生的福音。他说:“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,他叫你们活过来”。这是我主耶稣恩惠的福音,在个人生命中,重生的大能,使破碎的生命得以重建。紧接着,在第2章11-22节中,保罗指出了这一出死入生的福音,在教会建造、信仰生活中的具体呈现:“因他使我们和睦,(原文作“因他是我们的和睦”)将两下合而为一,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。”意思是,神不仅塑造一个新生命,还要重塑一个新群体。这意味着:信仰不仅关乎个人生命的重生得救,还关乎一个人全部的生活样式。 所以,以弗所书第2章前半部分,聚焦个人生命的重生、内在生命的扭转,这一本质的改变,是出于神的“恩典”;然后,以弗所书第2章的后半部分,开始把这一恩典的结果,“摊开”来。恩典一旦在人的生命中展开,就会产生新的生活方式,这一新生命的样式,就是“和睦”。——从前远离神的人,如今却得亲近了(13节);原本隔阂、有冤仇的两个族群(犹太人与外邦人),如今合一了(14-15节);原本与神为敌的人,也与神和好了(16节)。 因为,福音塑造和睦。然而,和睦是非常稀缺的事情。要知道,今天许许多多相信福音的人,在婚姻、家庭、工作、服侍、生活中,缺少和睦。一方面,内心相信耶稣基督恩惠的福音;但与此同时,却活在一种苦毒怨恨的生活中。这种信仰与生活的割裂,久而久之必然会塑造一种虚假、软弱的信仰光景;或者说,会塑造一种“内心里真实信靠,但生活中很难悔改”的状况。要知道,这里面一定掺杂着许多的不信靠、不悔改和不顺服。 因为,这其实是把以弗所书2章1-10节和11-22节,硬生生地给割裂开了。问题是,他们原本是一体的,无法分开。11节的第一个词是“所以”,这就意味着1-10节是“原因”,11-22节是“结果”。要知道,基督不仅让我们活过来,还让我们与其他基督徒一起生活。这,才是完整的、基督教的信仰。 如果你只是停留在福音的事实上(2:1-10节),挑战其实并不够大,因为那是关乎内在的、心灵的、个体的;一旦你开始一个全新的、被福音塑造的群体生活。(2:11-22),挑战就变得如此具体真实。为了应对这个挑战,我们一起来看三点: 首先,我们看到:人与人之间有冤仇; 其次,我们要明白:导致冤仇的原因; 最后,我们来看:福音所成就的和睦。 一、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,有疏远、隔阂、冤仇。 使徒保罗首先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。他说受割礼的和没受割礼的,就是犹太人和外邦人,两者之间有一道隔断的墙,他们之间有冤仇、有深深的隔阂。经文怎么描述这道隔断的墙,和他们之间的冤仇呢?令人惊讶的是,经文说这道墙、这个冤仇、这个隔阂,“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”! 问题突然变得艰难了,我们必须问:又美又善的律法,怎么反而成了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障碍、隔阂和冤仇呢?律法的功用不是,认识自己的罪、导人向善,限制罪恶吗?怎么反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冤仇和隔阂呢? 这里提到,“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”,其实指的就是旧约律法的要求,包括敬拜、节期、献祭、饮食、生活的各个方面。这些律例典章的目的,当然是要犹太人敬拜真神,爱神爱人,过公义、圣洁的生活。这样,他们就可以成为万国的光,成为列国的祝福。 然而事与愿违,这些美好的律法规条,不仅没有达到这样荣耀的目的和效果。反而,在当时的犹太人那里,律法和圣殿,割礼和盟约,都成了他们骄傲自义的资本、轻视外邦人的理由。他们因为自己有神的律法、盟约、应许和恩典,就产生了莫名的优越感,就开始骄傲自义,就渐渐就自我抬举,就藐视外邦人。而这些,无疑就带来了隔阂、仇恨和疏离。换句话说,是犹太人的骄傲自义、孤芳自赏、自我中心,导致了犹太人与外邦人,之间疏远不睦、对立矛盾、隔阂冤仇。 其实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这样的事情并不缺少。因为人心里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,就是骄傲自义、孤芳自赏、个人主义、自我中心。当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优势、有能力、更优秀的时候,最终常常就容易在那些方面,更有优越感、骄傲自已、轻视别人。如此,人与人之间,必然就会产生矛盾、对立、疏离、隔阂、冤仇。 甚至,萨特喊出最深的绝望说,“他人就是地狱。”在这世界上,只要在他人严密地注视和判断下,任何一个人都会产生最深的无助和绝望感。为什么?因为如果你足够了解一个人,你了解得越多你就越会觉得,自己像是在凝望深渊。同样的,如果别人足够地了解你,你对他来说,也特别像深渊和地狱。因为,每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,都是有冤仇的。 请看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:富人和穷人之间有矛盾,男人和女人之间有障碍,老板和员工之间有对立,恋人之间、夫妻之间、同工之间有隔阂,父母儿女之间有误解,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有冤仇......甚至到最后,你不得不承认,在本质上,每一个人与每个人之间,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隔阂和冤仇。人们对那些和自己不同之人(即使是观点不同、行为习惯不同、喜好倾向不同、生活方式不同),第一反应,就是排斥,决绝,轻视,疏离,对立,隔阂。 为什么?因为,在这个世界上,每一个人都会“孤芳自赏”,每一个人都是“个人主义者”,每一个人都会“绝对的自我中心”。人心自然的倾向,就是如此。自己的优点、长处、优秀(或者别人的缺点、短处、错误),都可以成为我们孤芳自赏的原因和理由,也成为彼此之间有隔阂和冤仇的原因。 二、冤仇的原因:人人都孤芳自赏、个人主义、自我中心。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,总会有疏远不睦、对立矛盾、隔阂冤仇?我见过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说,是因为“对方这不好、那不好,这不行、那不行,这有问题、那有问题”。或许这些都是事实,但如果你仔细思想,真正造成你们两人之间“疏远不睦、对立矛盾、隔阂冤仇”的,在本质上其实并不是这些状况;乃是你面对这些状况的时候,那一颗“孤芳自赏、个人主义、自我中心”的心。 因为,如果不是我们自己的“孤芳自赏、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”,即使对方表现得很差劲,很糟糕,很不像话,我们依然可以接纳、帮助、相爱。要知道,在这个世界上,每一个人都是“这不好、那不好,这不行、那不行,这有问题、那有问题”的,每一个人都是如此。并且,圣经也从来没有告诉我们:只有对方完美了,我们才能去爱他;圣经也从来没有说过:只有对方对我们好,我们才能对他好;圣经也从来没有教导:只有对方先认错,我们才可以认错。 圣经从来都没这样说过,但这么多年来,我们都是这般行事为人,那不过是我们自己一厢情愿地自我追求罢了。问题是:究竟是什么,让我们持续地、努力保有这样一种追求呢?因为,我们每一个人,都无一例外地、不断地、重复着一件事,就是“孤芳自赏”“个人主义”“自我中心”。 孤芳自赏、个人主义、自我中心(这是三个近义词),其实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,都是刻进骨子里的癌变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认识这个罪,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要、且需要的。这也是为什么,当保罗宣讲了“出死入生的、恩典的福音”之后,首先开始对付的,就是这个“罪”(孤芳自赏、个人主义、自我中心)。因为这个罪,几乎是一切罪背后的“操作系统”。 仔细想一想,孤芳自赏、个人主义、自我中心,其实就是我们很多人彼此之间难以相处的原因:
-
这或许就是今天许多年轻人恐惧婚姻的原因;
-
这或许也就是今天许多夫妻不断争吵的原因;
-
这或许也是今天许多教会不合一的主要原因。
然而,这个罪之所以威力巨大,是因为它是一种生命的操作系统,这种操作系统威力巨大。让我举三个例子:
-
请注意,孤芳自赏的人,不一定就是那种时刻眼高于顶、常常令人生厌的人。相反,他更有可能是一位优秀的、有能力的、有魅力的人,不然也不会骄傲和自赏嘛。然而,孤芳自赏的人,总会有一种骨子里的骄傲,不一定外面表现出来,但内心深处无法否认:就是他通常都很难俯就别人,特别是面对别人的糟糕、失败、软弱,内心更是很难接纳、理解和体恤,他会在内心深处藐视和轻看他们。
-
个人主义者,也不一定就是那些一点不顾及别人的需要、一脸冷漠、很难合群的人。有时候,个人主义者也很喜欢人群,甚至也愿意在一群人中努力成长,甚至帮助别人成长。然而,在个人主义者那里,最让他难以忍受的,就是自己生命中的成长和虔敬,总是被身边的人,拖慢了自己的步伐。每当如此,他就会无法忍耐。因为,他无法容忍自己被一群平庸的人连累。在家庭中,在工作中,在教会中,都是如此。
-
自我中心的人,也不一定就是那些一不顺心就大发雷霆的人。自我中心的人,也有可能常常行善。但自我中心的人,即使在行善的时候,也很难委身于一个具体的人,因为他总是被诱惑想要去委身自己的理想、自己的目标。意思是,他总是照着自己想的方式去行事,而不愿意照着别人生命需要的方式去行事。
各位,如果是这样的话。请问,你是一个孤芳自赏的人吗?你是一个个人主义者吗?你是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吗? 然而,在今天,孤芳自赏、个人主义、自我中心,甚至会被视为一种“独立自主、自强不息、生命刚强”的表现。因为在当代文化中,几乎无一例外的,一群人中的领袖,几乎个个都是优秀且霸道、不容商量、不可置疑、指点江山的人;取得伟大成就的人,几乎个个都是个人主义者,公司的老总几乎都是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,影响塑造别人的人。 换言之,这是一种被当代文化羡慕、欣赏的一种形象。然而,福音却要对付孤芳自赏、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的形象。因为孤芳自赏、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的实质,其实就是以自我,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。但福音却告诉我们,那位受死复活的基督,才是整个宇宙中衡量一切的标准。因为,我们的价值,不是由我们的能力、作为和优秀决定的,乃是由基督的代替和救赎决定的。 所以在本质上,孤芳自赏、个人主义、自我中心,都是与福音为敌的,是人以自己建立起来的、一道一道的墙。它造就了人际关系中的冷漠、隔绝和冤仇。他也弥漫在一切的人际关系中,成为一堵一堵的高墙。所以,保罗的意思是说,只有福音在灵魂深处摧毁了你的孤芳自赏、你的个人主义和你的自我中心,才会带来人与人之间,新的关系:从疏远到亲近、从隔绝到合一、冤仇到和平。 三、十字架的福音,成就真正的和睦。 英国的《泰晤士报》曾经邀请切斯特顿(G. K. Chesterton)撰写一篇文章,题目是:“这个世代最大的问题是什么?”当时报社邀请了许多举足轻重的人物,一起思考时代的难题。然而,最后切斯特顿仅仅回了一封信,说:“编辑先生,世上的问题,在于我本人。”然后是他的签名。 切斯特顿的意思是:“世界问题真正的根源出在“我”身上,问题真正的根源是每一个都像我一样的人,是有问题的。因为每一个像我一样的人,都天生地骄傲自义、自私自利、自我中心、孤芳自赏。” 所以,除非我们停止孤芳自赏、停止个人主义、停止自我中心、停止各种自夸,否则我们就只会制造各种各样的疏远、隔阂和冤仇。然而,据我们自己的经验看来,我们靠自己根本停不下来。孤芳自赏、个人主义、自我中心、各种自夸,好像毒品一样,吸引着每一个人。它好像有着无边的魔力,吸引着人们前赴后继地扑上去。然后,在其中制造着人与人之间的,各种各样的疏离、隔阂和冤仇。 因此,以赛亚书说:“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,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,财主不要因他的财物夸口。”为什么上帝提醒人不要夸口,并且特别提醒特定类型的人,不要做特定类型的夸口呢?因为人最容易夸口,并且我们拥有什么,就容易以什么夸口。其实,孤芳自赏、个人主义、自我中心,如果换成圣经的词汇,就叫做“夸口”。 要知道,“夸口”意味着一种价值观:当你以某个东西夸口时,其实就是在说:“这个东西使我有分量,这个东西使我得到重视,这个东西使我被尊重,这个东西使我有价值,这个东西使我比别人更优秀。”我们所夸口的东西,其实就是我们所信靠的、所盼望的、所仰赖的。我们所夸口的,就是我们的“神”。 因此,使徒保罗说:“我断不以别的夸口,只夸我们主基督的十字架。”你会看到,十字架给人一条活路,就是除去人的“自夸”。因为,十字架让我们明白,自己不过是个罪人,其实没有什么可夸口的。甚至,除非耶稣基督代替我们去死,我们甚至都没有出路。这才是我们生命中的真相,你说这有什么可以再自夸的呢? 并且,我们之所以有价值,不是取决于自己的优秀作为,而是取决于基督的优秀作为。人与人之间争吵矛盾的时候,人们天然的反应就是:发现对方的错误、问题和糟糕,但面对自己的错误、问题和糟糕的时候却总想要否认,即使否认不了也会加上一句,“我之所以这样,都是你逼的;如果不是他如此如此,我也不会这样这样。” 其实,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,就是在孤芳自赏、就是个人主义、就是自我中心(或者说就是在夸口)。因为夸口,不仅指“夸耀自己优秀的那部分”,还指“不承认自己不优秀的那部分”。如此,你会发现:当你夸口的时候,彼此之间的冤仇、隔阂和对立情绪,就越来越严重。 每一个人都是如此行事为人,因此,每一个人都需要被救赎。这就是经文说的: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(13节),他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(15节),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(16节)。因此,十字架是唯一的解决之道。十字架使我们全然谦卑下来,然后看清自己本来的模样。十字架让我们认识到:自己没有孤芳,也没有人可以自赏,没有人可以自夸。只有这样,才能消除那疏远、隔绝和冤仇。 最重要的我们要知道,十字架能除掉冤仇,在根本上是因为神代替我们承担了疏远、隔阂和冤仇。保罗称,“我们为远离神的人,靠着基督得亲近了”;保罗说,“基督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”;保罗说,“他使人与神和好”(13-16节)。 这一梳理帮助我们认识到一个根本: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冤仇,都是因为我们与神有冤仇。所以,唯有借着十字架,解决了我们和神之间的冤仇,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。人才能认识自己的问题,人才能除去自己的自夸,人才能去爱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。 因此,除非你相信这样的福音,否则你无法与人和睦相处,亲近合一;除非你真认识自己,否则他人就是深渊地狱,世界就是暗黑丛林;除非你知道自己完全被爱,否则你的爱无法完全。都因为他是我们的和睦,我们才能孤芳不自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