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经文】:以弗所书1:3-6(上) 3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!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。4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,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,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,无有瑕疵;5又因爱我们,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,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,6使他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。 引言:神人之间的鸿沟 提摩太·凯勒,讲过一个故事。 一位在美国大城市,受过高等教育的宣教士,到南美洲厄瓜多尔的森林地带宣教。她在那里发现一个现象:当地的印第安人,在处理鼻涕的时候,会把两根手指放在鼻孔里,把鼻涕擤到手指上,然后走进旁边树丛里去抹干净。 当宣教士看到这个现象之后,就去告诉当地人说,这样做很不卫生,你们需要改变。当地居民就说,“好的,我们愿意改变,那你们是怎么处理鼻涕的呢?”宣教士说:“我们不会用手指去接触鼻涕,我们会用纸巾或者手帕。”“哇,这就是纸巾啊,真是高科技产品,太厉害了,真是很文明啊。” 但好奇过后,他们想了想又问说,“但接下来怎么处理你的湿巾、手帕呢?”宣教士就解释说,“会先把湿巾手帕放回到口袋或包包里。”然后,你知道那些印第安人当场什么反应吗?他们非常惊讶地说:“你的意思是,你不会用手指接触鼻涕,但你却把它保存起来,随时携带在身上吗?”宣教士当场就感觉很尴尬,耐心解释说,“当然,也不会一直都带在身上的,我们会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。”“噢,厉害,厉害!那真是高科技,真是很文明啊。” 然后他们又问说,“那,垃圾桶是个什么东西呢?”。宣教士想了想,为了让他们好懂,给他们解释就说,“大概就类似于你们处理手指鼻涕的地方,比较类似你们的小树丛。”你知道原住民听到后,非常地惊讶,“你的意思是,你们最终还是要把鼻涕放在小树丛里,你们与我们的区别,只是你们的小树丛里,堆积了一堆一堆的纸巾吗?” 说实话,听完这个对话结束之后,我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更文明了。 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固有的模式和假设,但那些假设和模式本身,其实都不是“理所当然的”真理;那些你觉得“本该如此”的东西,也许只是因为你习惯了而已。而我们在自己原有的文化背景和习惯模式下,总会天然形成一些“不证自明”的、觉得“无需探讨的”所谓的“真理”,而这一切其实不过是自己的文化习惯而已。 一旦你去到一个异文化的生活场景之中,这些习以为常的东西,总会被挑战、被打破、被反对、被检视。因为,那里没有任何人,与你有共同的行为模式和观念标准。于是,在那里,你无时无刻不在被别人来挑战,你需要不断打破自己固有的系统,不断地被破碎和重建。 以弗所书相当直白地告诉我们:我们有很多固有的假设、模式,需要重新反思、被打破、被重新建造。因为,以弗所书要我们去跨越那个“文化鸿沟”,还不仅仅是人类之间横向的“文化背景”的差异,而是纵向的神人之间“真理与虚假”的差异。它处理我们一直以来,都坚持从人的角度(以人为中心)去看待、去理解万事万物,这件事。 我们一生最大的问题就是,我们总是会习惯性地以为,自己的观点、自己的习惯、自己的角度是对的。最悲哀的是,那些和我们角度、观点、看法完全相反的人,也总是这样认为的。所以,人生的很多的问题和答案,有没有可能,我们自己的角度,其实是不对的呢?对与错,善与恶,好与坏,你真的能保证,每一次都看得对吗?不出意的话,常常会出意外。 所以,以弗所书总是不断说:“从神的角度去看,才是真正的角度;其他的角度,在本质上都是错误的角度。”以弗所书不断挑战我们,“以人为中心”的思想,是我们一生最大的偶像,是最基础的错误,是信仰最大的敌人。因为,我们本来就不是中心,我们被造是为了彰显、见证、荣耀那真正的中心(神)。 接下来,我们将试着用三个词(经文中出现的三个词),来理解神的角度(理解神的真理)。其实,教会中一切的神学争论、对福音理解和应用的差异、信徒生命的软弱和跌倒,基本上都来自对这三个词的理解,常常是以人自己的视角,而非神的视角。这三个词就是:预定、拣选、真爱。 一、预定 保罗在以弗所书第一章,反复提到一个词,叫作“预定”。保罗说,我们被父神拣选成为神的儿女,是预定的;我们被耶稣基督救赎,成为基督徒是被预定的;我们被圣灵重生得救,以及将来得荣耀是被预定的。甚至,圣经告诉我们,整个的人生,包括世间的万事万物,其实都是被上帝预定了的。 关于预定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,就是在内心深处极大地抗拒。人们抗拒上帝恶预定,坚定的信靠自己,相信自己我能行。毋庸讳言,我们这个时代,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,都更喜欢追求自由,也都更强调人的权利和尊严。纵然这一乌托邦式的理想,在古老的东方帝国从未被实现过。但,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,却早已根深蒂固。 所以,当代人处在进退失据的时代峡谷之中:一方面出于对权势的惧怕和对利益的贪婪,甘做罪恶与谎言的奴隶,几乎从不敢反抗任何的罪恶和虚假;另一方面出于对自我私欲的体贴和肉体的放纵,又千方百计想要作自己生命的主人,抗拒任何令自己不爽的事。 于是,这个时代的人们开始坚定地、敏感又赤诚地相信一个“世俗版本的预定论”:“没有钱,你的人生就完了;人们似乎相信:自己的命运可以被金钱随意扭转,金钱可以预定我们的一切。”但与此同时,我们对“我们的人生在上帝的手中掌管”这样“信仰的预定论”,又总是信得太迟钝、太抗拒、太难接受。所以,让我这样说,人们不是不相信预定论,人们只不过是信了一个错误的、违背圣经的预定论。 让我这样来描述我们的时代:
-
我们从小不喜欢被父母师长、传统道德、周围人的眼光,来约束、掌控、规划人生,因为我们坚持认为,自己规划出来的人生,比父母师长、传统道德规划出来的人生,更美好、更完美、更有意义。我们说父母师长、传统道德过时了、落伍了、跟不上时代了。于是,我们就以此为由,反抗父母师长对我们的规划和预定,并且总是嗤之以鼻。我们总是随手甩给自己一个过高的评价和对别人的过低评价:反对你,是因为你不行。——这,其实是一种惊人的傲慢和无知。
-
然而,你知道吗,几千年来,人们几乎都在做着同样的事。就是用我们自己规划出来的不完美的人生,来代替别人规划出来的不完美的人生。然后,还坚定地认为:自己规划出来的不完美,比别人规划出来的不完美,更完美。——这,其实是第二种惊人的傲慢和无知。
-
最终,近300年来,人们也开始渐渐地,越来越讨厌、反抗上帝的预定和安排。理由就像我们讨厌父母师长、传统道德的束缚和安排一样:“我有我的自由,我的人生我做主。”于是,追求自由,成为现代社会最大的偶像。——这,是第三种惊人的傲慢和无知,也是最大的傲慢和无知。
从前,我们轻看父母师长和传统道德,这叫叛逆;后来我们丢弃上帝和他的圣言,这叫悖逆。唯一的原因就是,我们太看得起自己了。各位,我们太看得起自己了。我们居然傲慢地以为,自己拥有一个叫做“自由”的东西,并且以此反抗一切。 但耶稣基督明明说,“犯罪的,就是罪的奴仆。”(约8:34)各位,我们明明仅仅拥有一个:被罪恶辖制的、不能顺服神的律法、只顺从肉体和私欲的、败坏而残破不堪的“自由意志”。却还敢大言不惭地说,我们有自由?这算哪门子的自由?这充其量叫作无知和傲慢罢了。无知和傲慢,换成常人的话说,就是太看得起自己。 所以,让我这样说的,不相信上帝绝对主权预定的人,都无一例外地特别相信自己那蹩脚的自由意志。而特别相信自己的人(特别相信金钱的人、特别相信世界的人),总是很难相信上帝。 我们对自己的误解太深了,整个时代的精神氛围就是:人们一直误解自己就是上帝(绝对的自由只属于上帝,人们却明目张胆地归给了自己)。古典主义的世界观是:人们的生活、动作、存留,生老病死、柴米油盐,都跟上帝有关。现代主义的世界观是:这所有的一切,都是取决于自己和自己的努力。 换言之,这种世界观的转变,“把人们从有神论的世界,推向了无神论的世界。”让人们开始在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中,驱逐上帝;但驱逐出了上帝之后呢,用什么人来判断是非对错、善恶、好坏、人生的价值和目的呢?人自己。这叫信仰的“驱魅”和人的“显圣”。 实际上,这只不过是重演了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的堕落历程:先推倒上帝的权威,再将权威立于自身。先挣脱上帝真理的规范,再让自己被罪恶辖制。你突然发现,原来在这个世界上,每一个人都相信着某一种的预定论。但问题是,你的人生是被圣洁、公义、慈爱、智慧的上帝预定,还是被自我、金钱、权力、自私、罪恶来预定。 这决定了你的人生是正在去往天堂,还是正在沉沦地狱。我的意思是,那些最终去往天堂的人,今生就正在去往天堂,那些最终沉沦地狱的人,也正在沉沦地狱。而这一切都是因为,你们相信着两种完全不同的“预定论”。 二、拣选 我们明白了预定(第一点),然后来看拣选(第二点),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神的爱(第三点)。 问大家一个问题:“你为什么会成为一位基督徒?”很多人可能都会立刻回答说:“因为我三年前选择了信靠神。”当然,从你自己主观经历的角度来说,这也是事实。但请记得,以弗所书是从神的角度(客观的角度)来描述这件事的。以弗所书告诉我们:“你之所以选择相信神,是因为神先拣选了你。” 就好像有人问一对夫妻说,你们为什么最终能走到一起呢?妻子脸一红,羞答答地说,因为我十七岁的时候,就喜欢上了他。这时,丈夫却腼腆地笑了笑说,我从七岁的时候,就立志长大了一定要娶她。后来呢,双方父母却告诉我们说,其实两家是世交,在他们还没出生的时候,两家就指腹为婚了。你看,你以为的一见钟情,不过是蓄谋已久。 我想说的是,你以为自己信神是在三年前的那个下午,内心被极大地触动了。于是你痛哭流涕、又满心喜乐,并且愿意悔改、信靠。你说,从那天开始,我就接受了耶稣基督。是的,那是你真实的人生经历,没人可以否认。但,圣经却说,这里其实还有一个更久远的爱情,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下午(请注意,比三年前更早的时候),耶稣基督就先爱上了你。并且为了爱你被挂在十字架上。 甚至,以弗所书告诉了我们,一场超乎想象的伟大的爱情:在创立世界之先,神就拣选了我们;在我们还不存在的时候,他就爱了我们。拣选,意味着,一个久远的爱情:在你还不认识他的时候,他的爱就在那里了;在你还与他为敌的时候,他就爱上了你。这,就是爱在西元前。 以弗所书告诉我们:不是你三年前的那个下午,很努力地爱上了神,是耶稣基督两千年前的那个下午,很努力地爱上了你。即使面对十字架的痛苦,他也没有退缩地爱上了你;不是保罗在大马士革的路上,一拍脑袋想明白了,不去逼迫教会了,转而去做基督徒;是神自己天上的大光照在了他的身上,使他回转。 但当我们观看自己过往的经历时,总是会觉得说:是我自己选择相信神啊。怎么你却说,是神拣选了我呢?其实,以弗所书就是要打破我们一直以为的,那个固有的、习惯了的、不证自明的,人的角度。让我试着用一连串的问题来问你,好破一破这个根深蒂固的误解好吧? 请问,“为什么你能接受耶稣,而别人却没有呢?”很多人会说,“因为我相信耶稣、承认自己的罪,而别人却不相信、也不承认。”问题是,“为什么你能相信耶稣、承认自己的罪,而别人却没有呢?”一些人会说,“因为我想明白了,因为我敞开心扉了,因为我在那一刻谦卑自己了,而他们却没有。”再问:“为什么你能想明白、能敞开心扉、能谦卑自己,而别人却没有呢?” 各位,我不是要故意刁难,乃是要击碎我们的一个偶像:只要你认为自己能成为基督徒,原因在于你选择了神,而别人却没有这么做。那么你最终的意思,总是因为你比别人好。对不对?再也没有其他解释。我比别人聪明,我比别人更敞开心扉,我比别人更谦卑。无论怎么说,就是比别人好。 但,问题是:这简直与圣经的教导完全不符啊。保罗说,“没有义人,连一个都没有,没有寻求神的,都是与神为敌。”除了耶稣基督之外,人世间其他任何人,在本质上都是亚当的后裔,天生与神为敌,在灵性上已死的人。意思是大家都一样;而你却说,你和别人不一样。问题是,在这个世界上,只有耶稣基督和别人不一样啊。除耶稣之外,这个世界上其他人在骨子里、在本质上,都一样。 所以,拣选的真理,能够让人真正地谦卑下来,并且是“在本质上”谦卑下来。要知道,有时候连“相信神”本身,都容易成为骄傲的资本。属灵的骄傲,属灵的优越感,属灵的资产阶级。这不就是当时的犹太人、法利赛人的问题吗?但保罗说,“我今日成了何等人,是蒙神的恩才成的。”意思是,不是因为我们好,乃是因为神的恩典大。事实上,我们对上帝最大的藐视,就是越来越认为自己好,总有一天会好到不需要上帝的恩典的地步,只需要自己的努力。 保罗的意思是,“你没有丝毫过人的资历,纵然你很有钱,你很聪明,你道德很高。但问题是,你是罪人啊。你和隔壁老王都同样是亚当的后裔,你在本质上没有比隔壁老王更好。” 因着这个事实,你才会赞美神的恩典,赞美神的怜悯和眷顾,赞美神在你身上的工作。也只有这样,你才能心被恩感,歌颂神。不然的话,你该怎么唱赞美诗呢?如果是基于自己的聪明、道德、心灵柔软、谦卑,才成为基督徒的。赞美诗是不是该这样唱:“啊,当我想到,我的聪明才智,我的高尚道德,我的心灵柔软,我的奇妙谦卑,我就感动了。它们是多么伟大啊,他们让我成为神的儿女。” 你能这样唱赞美诗吗?不能。所以,根基不在我们这里,原因不在我们这里,一切美好的源头,也不在我们这里,乃在上帝那里。拣选意味着:不是自己,乃是基督:你无法使你自己成为基督徒,神使你成为他的儿女;是神先改变你的心,你的心才会转向神。基督徒是被神所拣选的人,而不是反过来说,上帝是被基督徒所拣选的神。 三、真爱 很多人说:“如果这一切都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,而是出于上帝的预定和拣选,那人不就没有自由意志了吗?”我要说,这其实是一个虚假的问题,压根就不存在。圣经并没有说,人没有自由意志;而是告诉我们另一个残酷的事实:因为罪的原因,我们拥有一个扭曲的意志,败坏的意志,犯罪的意志。自由意志代表:我可以照着自己的心意选择自己想做的事。那么,罪人的自由意志,就是不想选择神。 举个例子。如果你在一头狮子右边放一盘青翠欲滴的小青菜,然后在左边放一块不太新鲜甚至有些变质的生肉,然后让它选择。你知道,就算你给这头狮子一千次机会,它依然会选择吃不怎么新鲜的生肉,而不是新鲜的蔬菜。为什么?因为它是肉食动物,它的本性使它不想要蔬菜,而只想要生肉。这个跟新不新鲜没关系。因此,除非神敞开人的心,不然就算你给人一千次机会,他还是不会选择到神面前。若不是神开罪人的眼睛,罪人无法渴望祂,只会与神为敌。 这意味着,拣选,是出于上帝爱的意志,而不是出于我们犯罪的意志。是圣洁的神爱了我们,而不是有罪的人顿悟了。是神的儿子从天上来找我们,而不是我们对神说,你等着,我们去找你。这,意味着:拣选,是一场恩典,而不是一场努力;这意味着救恩是临到的,不是找到的。 就像狮子不会选择新鲜的蔬菜,只会选择生肉一样。当人作出选择的时候,也只会选择,自己当时最想要的东西。在每一个情况中,人们只会选择当时最想要的东西。这,叫做本性。所以,我们都有一个正常的“选择模式”。是的,会选择当时最想要的东西,这个模式本身是正常的。 我们的问题在于,我们的欲望偏差了,我们最想要的东西错了。不该最想要的,成为我们最想要的。这,就是心的问题。罗马书第 8章说:“原来体贴肉体的,就是与神为仇;因为不服神的律法,也是不能服。” 因此,以弗所书告诉我们,除非神改变你的心,否则你永远都不会选择神,永远都会厌恶神的律法。这,叫做犯罪之后,人的天性或者本性。因此,除非神先改变我们的心,我们的心绝不会转向神。所以,我们爱神,是因为神先爱了我们。 神爱我们,但我们却不爱神。于是,神为了继续爱我们,为了让我们能有能力回应他的爱,他先为我们而死、改变我们的心,好让我们能够有能力去爱神。然后,当我们爱他的时候,他又更多的来爱我们。你看见这个爱的循环了吗?这就是真爱的表达:这样的爱完全不取决于我们自己,仅仅取决于神自己。 但很多人一听说,连我们的爱都不是出于自己的优秀,而是出于神的怜悯。于是我们那颗自我中心的小心脏,又一次觉得被侮辱了。这就是我们无可救药的自我。我们总喜欢把优点归给自己,怜悯的爱我们不稀罕,崇拜的爱我们才想要。 所以在恋爱中,女孩子常常会问男朋友,你到底喜欢我什么啊?你知道一般的答案都是,我喜欢你“温柔又善良、美丽又大方”(虽然这个回答其实不太符合圣经)。 假如有个男孩子这样回答,“其实呢,我觉得你一无是处,我越来越认识到你的无理取闹、自私任性和脾气暴躁,我越来越见识到了你的败坏和糟糕。但是呢,我还是爱你。我爱你,仅仅是因为我决定爱你,我的爱单单从我发出,这种爱一旦发出,绝不徒然返回。” 请问各位姊妹,请问如果你听到这个答案,你们会被感动吗,你会答应嫁给他吗,他这种绝不改变的爱,深深地满足了你被爱的渴望了吗?我告诉你,不会的。你会说“去死吧,你个混蛋!” 可是,你们知道吗,我已经结婚十年了,我知道:如果一位丈夫真的是这样爱自己妻子的,这位妻子将无比幸福;因为,其实主耶稣的爱,就是这样的爱;不管你如何糟糕,他依然爱你不变,这样的爱才是真实的爱。于是,人们当时也对耶稣说,“去死吧,犹太人的王”。然后耶稣就真的去死了。耶稣真的去死了,这才是真爱。 各位未婚的弟兄姊妹,如果一个人,给你打五十分,然后来爱你。你会不会觉得被侮辱了?你会说,我才不稀罕这样的爱呢;我要找一个给我打九十分的人来爱我。亲爱的弟兄姊妹,你发现没有,我们都希望因为自己够优秀,够美,够好,然后被爱。但这,其实是一种隐含的律法主义。因为我们想用自己的优秀、美善来换取爱,来赚得爱。 但,别忘了,人世间只有爱是赚不来的,钱可以赚得来,爱永远都赚不来,只能是心甘情愿给予的。圣经说,我们完全地不可爱,我们全然地败坏,但耶稣愿意为我们舍命,为我们死,为我们承受一切我们该受的苦,因为他真爱我们。因为,爱上一个不可爱的人,并不取决于我们的优秀,乃是神单方面的拣选与预定,并且这样的爱,才是真正的爱。 真正的爱,不取决于你的优秀、你的能力、你的一切。因为爱,好到一个地步,是我们自己赚不来的,所以,真爱没有人能赚得,只能是白白的、心甘情愿。也唯有这种爱,才能真正破碎一个人的骄傲。骄傲的人,都很讨厌拣选的真理,因为,想要靠着自己得到一切。但除非先认识自己没什么好骄傲的,否则人就无法接受真爱,只能接受交换。然而,预定和拣选的爱,没有交换,只有心甘情愿。 最后,请注意:真爱并不抵消责任。 有人说,“既然主爱我绝不改变,那我即使怎么犯罪,都还是得永生的。这个教导很好啊,我以后就可以肆无忌惮了。”保罗说,断乎不是!这,是魔鬼的教导,不是神的教导。神的教导是,神拣选了我们,是要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,无有瑕疵。 又有人说:“我以前认为,如果我做错了事情,父神就会离弃我。现在,我知道了,即使我做错了事情,他也还会继续爱我,所以,当我知道自己不会失去救恩时,我就失去了过美善生活的积极性了。” 有一家人,来到一个山顶的独家小木屋,打算这个冬天在哪里度假。但那里非常寒冷,于是父亲对大儿子说:“我们到树林里去砍些柴吧,不然我们无法生火,会冻僵的。”于是,父亲和大儿子到了树林中,父亲对儿子说:“我先去忙其他事情,你先砍着,我回来后和你一起砍。”然后,父亲就去了。 但当他回来却发现,儿子什么也没做。父亲就问他:“儿子,你为什么不砍柴呢?”他回答说:“爸爸,我知道,就算我不砍柴,也没有关系。因为我知道你绝对不会让我们一家人冻死的,你一定会砍柴来帮助全家取暖的。因为,我不害怕被冻死,所以我没有动力砍柴了。” 各位,你看见问题所在了吗?当你说,“因为,我不害怕被冻死,所以我没有动力砍柴了。因为我知道就算我怎么犯罪,也不会下地狱的。因此,我失去了动力去行善。”我会说,“这种表现充分地表明,你不爱父亲,不爱这个家。你需要被鞭子抽着才能做事,表明你只是一个奴隶,而不是一个儿子。” 所以,亲爱的弟兄姊妹,如果,你以前为主而活不是出于爱的动力,而是出于害怕的缘故。我要说,那你的信仰可能更像法利赛人,更像一个律法主义者,整天诚惶诚恐;但如果现在听了神的爱不会改变之后,没有了害怕的驱使,你就完全放飞自我了,那我要说,你可能会变成一个彻彻底底的放纵者。你看见了吗?不在真信仰里,要么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宗教徒,法利赛人;要么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邪恶的无神论者,任意放荡,随心所欲。 而以弗所书给出我们第三条出路:那创世之先的预定和拣选,那永不改变的爱,能去除惧怕、也能建立我们,不使我们放纵在罪恶中、也不使我们在恐惧中。这是整个宇宙唯一的出路:内心被爱充满,活出圣洁生活。因为预定与拣选的爱,在万古之先激励我们;于是圣洁和顺服,就在每一天中不断发生。因为这样的爱的目的是: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,无有瑕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