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与言

Light and word

阿言

立世数十载,蒙召十余年。基督门徒者,教会传道人。以传道、授业、写作,为志业。

欠债之人的比喻

 

经文:路 7:36-50

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和他吃饭;耶稣就到法利赛人家里去坐席。那城里有一个女人,是个罪人,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,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,站在耶稣背后,挨着他的脚哭,眼泪湿了耶稣的脚,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,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,把香膏抹上。请耶稣的法利赛人看见这事,心里说:“这人若是先知,必知道摸他的是谁,是个怎样的女人,乃是个罪人。”耶稣对他说:“西门!我有句话要对你说。”西门说:“夫子,请说。”耶稣说:“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;一个欠五十两银子,一个欠五两银子;因为他们无力偿还,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。这两个人那一个更爱他呢﹖”西门回答说:“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。”耶稣说:“你断的不错。”于是转过来向着那女人,便对西门说:“你看见这女人吗﹖我进了你的家,你没有给我水洗脚;但这女人用眼泪湿了我的脚,用头发擦干。你没有与我亲嘴;但这女人从我进来的时候就不住的用嘴亲我的脚。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;但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脚。所以我告诉你,他许多的罪都赦免了,因为他的爱多;但那赦免少的,他的爱就少。”于是对那女人说:“你的罪赦免了。”同席的人心里说:“这是什么人,竟赦免人的罪呢﹖”耶稣对那女人说:“你的信救了你;平平安安的回去吧!”

引言:主耶稣的比喻

在福音书中,主耶稣的教导像最尖锐的利刃,总是刺入人心最幽暗之处;也像最柔和的春风,具有更新一切的大能。在这尖锐与医治之间,就是福音降临人心的故事。信仰的建造、生命的复兴,也是从这里开始。

从这个主日开始,我们将开启一个全新的系列:“耶稣的比喻系列”。为什么我们要宣讲主耶稣的比喻呢?我想,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:

第一,主耶稣自己常常喜欢用比喻和故事,来教导福音真理。你会发现,主耶稣在每一个比喻和故事中,都将那丰富立体的真理,生动形象的刻画到我们眼前。那种扑面而来的鲜活,与我们的生命迎头相撞。不像我们,讲道理总是干巴巴、抽离生命和处境,像是被理性阉割过的残羹冷炙,无法令人下咽。

我们不会讲故事,是因为我们的生命,很干瘪。但主耶稣却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,他总是在讲述时,将你拉进一个完整的世界中。真理,仿佛是扑面而来的,在一个完整的故事中,一个完整的世界正在砸向你。因为,他不是站在三步之外,袖手旁观、指指点点、作技术指导;他乃是把你的整个人生,在故事和比喻中,帮你呈现出来,好来叫醒装睡的你。就像整个生命,向你奔赴而来。因为,他不是你的说明书,乃是你的救赎主。

第二,福音书中许多的故事和比喻,我们总是想当然地以为自己读懂了,然而或许我们从来就没有真正明白过。比喻,是让人恍然大悟、茅塞顿开的。请问我们读这些比喻的时候,有没有常常忍不住拍案叫绝,惊叹无比?没有。就表明我们压根儿还没读懂过这个比喻。

第三,事实上,主耶稣的比喻,总是以最巧妙的方式,向我们阐述福音。在福音书中,主耶稣很多的比喻,常常是源于门徒信仰的危机,或者针对法利赛人的问题,或者回应当时的责难。所以,他的比喻总是带着强烈的现场感、尖锐性,和不可避免的对人心的挑战。主耶稣总是喜欢使用对话的方式,反问的方式、以及用对方的逻辑去攻击对方的话语。因为这一切,都被主用来阐述福音。

第四,凯勒牧师认为说,主耶稣的比喻其实是一个福音的圈套。他要把所有人都圈在罪中。若不经过真理的大门、若不穿过主耶稣,人就出不来。要知道,法利赛人常常会设置圈套,让耶稣钻进去。好定耶稣的罪、好让耶稣进退两难、好让耶稣没有出路。但主耶稣却以比喻的方式,把他们给反包围了。

各位,这一点非常有意思。要知道,伟大的老师总是会尝试设下“圈套”,来引导自己听众,身临其境的进入真理,而不是仅仅站在三步之外、看似理性、中立、客观地给你一些看似周全的建议而已。伟大的老师总是会不断的挑战你,总会用真理攻击你,直到你认识真理为止。

他会不断地向你提问,他会千方百计地引导你,使你落入真理的“圈套”之中。它会把你圈在里面,让你发现自己的本性,让你不能继续欺骗自己,让你面对自己的时候,无所遁形。他会向你的灵魂发问,让你再也无法自圆其说。当你无法自圆其说的时候,你唯一的出路就是承认自己的问题。

如果你想要逃避真理、转换话题,他又会继续向你提问,使你发现那也是一条死胡同。你如何才能从这个“圈套”中走出来呢?除非你承认自己的罪、除非你看透自己的问题、除非你认清真理,除非你投奔他,否则你永远都不会有丝毫出路。你只能够借着真理,这唯一的一条路走出来。

换句话说,他会把你“圈在罪中”、把你逼到悬崖绝处、让你没有丝毫退路,他会把你置于这种人生困境之中,直到你终于找到真理为止。他不允许你自圆其说,他会逼着你诚实面对自己的罪,他的话会会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你的灵魂,直到你找到真理为止。

主耶稣的比喻,是把你逼到绝处,然后把他自己带给你。这也是主耶稣的话,为什么总是听起来如此尖锐的原因。我们不够尖锐,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认识福音。就着这个比喻,我们分享三点:

这个比喻的背景和内容
这个比喻的分析和应用
这个比喻所显明的福音

一、比喻的背景和内容

首先,我们来看这个比喻的背景和内容。经文说,主耶稣被一个名叫西门的法利赛人,邀请到自己家中做客。各位,这一点看似平常,实则是出人意料。因为众所周知,法利赛人极度仇视耶稣、认为耶稣是犹太的异端邪说;同样,耶稣也常常不留情面地批评法利赛人,说他们假冒伪善。意思是,他们其实是死对头,按理说应该老死不相往来。

但这个西门,却邀请耶稣到家里座席。从这一点看,他是非常开明的,他对属灵的事感兴趣,至少他想更加认识耶稣。别忘了,单单这一点,他可能就会遭到同行的排挤和轻蔑。就像尼哥底母一样,他也是法利赛人中的凤毛麟角。这,已经值得我们赞赏有加了,对吧?

但接下来,耶稣却还是不放过他。请注意,主耶稣没有夸奖他,而是继续深入下去挑战他。这就是基督信仰,你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了,但主却说才刚刚开始呢。他就是要在你觉得还可以的地方,继续深入下去。直到把你完全破碎,直到他完全得着你。

背景是西门邀请耶稣到家中吃饭。但接下来,路加却笔锋一转说,“那城里有一个女人,是个罪人,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,就来找耶稣。”请注意,圣经虽然没有解释她具体犯了什么罪,但好像大家都默认、都知道她是个罪人,这一点似乎毫无争议。换言之,她是个臭名昭著的人,是众人一眼就看出来的、无可争议的罪人。

接下来,路加用了非常细致的笔墨,来描述这个女人的举动说,当她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,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,站在耶稣背后,挨着他的脚哭,眼泪湿了耶稣的脚,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,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,把香膏抹上。”

请注意,很多基督徒可能会说,这个女人真爱主,这个女人真热心,这个女人虔诚。抱歉,这或许只是你一厢情愿的解读罢了。事实上,这个画面在当时似乎并不那么好看。各位,你必须明白,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堪的画面。

想象一下,你正在和朋友们一起吃饭。这时,忽然来了一个人,并且还是个女人──看她的打扮,显然是个妓女(很多解经家都告诉我们这一点,因为她披散着头发)。并且,全城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妓女。但这个时候,她却径直来到你的脚前,开始淌眼抹泪、哭了起来。并且,她用眼泪弄湿了你的脚,然后又用自己的头发把脚擦干了。紧接着,又开始亲吻你的脚。想象一下,你这个时候得多么尴尬。

想象一下,同桌吃饭的人,必然会投来惊讶嘲笑的目光。然后,大概会故作姿态地,往旁边挪一挪座位,离你远一点。或者一些人会皱着眉头,故作清高、阴阳怪气的说:“怎么搞的,你怎么还跟这种女人有来往呢?没想到你居然是这种人。”

甚至,有没有可能,西门都开始后悔请耶稣吃饭了?西门或许会想:“这个耶稣表面看起来洁身自好、人还不错。怎么不懂得爱惜自己的名声吗?反正像我这么正派的人,绝不会让这样肮脏的女人挨近我的。”

他心里想:“这人若是先知,必知道摸他的是谁,是个怎样的女人,乃是个罪人。”意思是,“如果耶稣是一位先知,此时此刻就一定知道:一个肮脏的、龌龊的、罪恶的女人正在摸他。那么,他就一定要起来阻止这个女人,严厉地和她划清界限,以保持自己的圣洁、不让自己被她玷污。这样,就能证明他是先知。”

各位,如果是你遇见这样的事情,你会怎么做?我告诉你,几千年来几乎所有的男人,遇见这样的事情,都会立刻撇清关系,一脚把那个女人踢开,然后再装模作样的对同桌吃饭的其他男人,表白几句:“相信我,我真不认识她!然后转头严厉地对着这个女人说,你这个莫名其妙的疯女人,你是不是认错人了,滚开。”——各位,这不就是几千年来,所有假冒伪善的男人,都喜欢装的清高吗?

但你知道吗?耶稣没有一脚踢开她,耶稣反而把她抱在怀里。我的意思是,耶稣接下来的话,乃是把这个罪恶的女人包裹、以真实的爱包裹了她、接纳了她。

西门心里想:“耶稣居然没有一脚踢开这个女人,那就证明耶稣不知道她是个罪人,证明耶稣不是先知,证明不知道真相。”因为在西门的世界里,只要知道真相,那么唯一的选择,就是一脚踢开那个妓女。但耶稣接下来的话,恰恰证明他是先知,他知道人的心,他也知道所有的真相。

各位,你发现没有,在西门的世界里,耶稣唯一的出路就是踢开那个女人,但耶稣却携带属天的世界,砸向他。但他不知道的是,耶稣在今天不仅要赦免那个女人,还要呼唤他这个男人悔改。所以,耶稣不是踢开那个女人,耶稣是要在这里借着比喻,叩开那个女人的心和这个西门的心门。

于是,耶稣对他说:“西门!我有句话要对你说。”西门,我给你讲个故事吧。这时,西门或许在强压心里的不满,但依然保持最基本的礼貌说:“夫子,请说。”于是,耶稣开始讲了这个故事。故事中有两个欠债人,他们都欠了债主的钱。但是呢,其中一个欠了五十两银子,大约相当于一年的工资;另一个欠了五两银子,大约是一个月的工资。但无论欠多少,有一点是一样的:他们都无力偿还。

于是,债主就施恩,免了两人的债。然后耶稣问西门说:“请问,他们两个,哪一个更爱债主呢﹖哪一个对债主更加心存感激呢?哪一个更被债主的恩典触动呢?”西门想了想,说:“我想,应该是那个多得恩免的人。”然后,耶稣说:你断的不错。

你看见没有,耶稣在这里用西门自己的话,把西门给圈起来了。从现在开始,除非西门找到真理,他就怎么都出不来了。除非他承认耶稣下面的话,否则他将一直被圈在其中。于是,接下来耶稣的话像利剑一样、像镜子一样、像尺子一样,把一个真实的世界,刺破给西门看,照给西门看,量给西门看。

于是,耶稣转过来向着那女人,以那个女人为教材、为镜子、为鞭子,来抽打西门。(耶稣)对西门说:你看见这女人吗?(或许你打心眼里就看不起她)。
  • 我来到你的家,你没有给我水洗脚;但这个女人是用眼泪洗了我的脚,用头发擦干。
  • 我来到你家,你没有与我亲嘴(这是犹太人的礼节);但这女人从我进来的时候,就不住的用嘴,亲我的脚。
  • 我来到你家,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;但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脚。
各位,你看出这其中巨大的差别了吗?耶稣的意思很明显:“西门,你和这个女人就是那两个欠债人,或许她是欠了50两的人。但问题是,你也是一个欠债的人啊。然而,现在,你生命中显出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,你却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欠债的人。”因为,你的表现,呈现了这一个事实。

二、比喻的分析和应用

1、分析

各位,我们仔细看这个比喻。你会发现,其实西门和那个女人有一点很像,就是他们两人都想要见耶稣,他们两人也都来到了耶稣跟前,他们两人都要来寻求耶稣。

但区别在于:西门只是邀请耶稣吃饭,想要和耶稣有一次餐桌会议,一起探讨信仰的问题;而那个女人呢?却是倾其所有,把她的一切,包括她的尊严和心灵,一起带到耶稣的面前。要知道,她为了见耶稣,孤身一人跑到法利赛人家里,在大庭广众之下的举动,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。

这就是他们俩之间的不同。当耶稣说:“西门,我来到你家里,你没有亲吻我,你没有拥抱我,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。”想象一下,这个时候,西门会是什么反应?西门可能会想:“耶稣,你开什么玩笑,你以为你是谁啊?你的要求也太过分了吧?我请你到我家里来做客,就已经很不错了。我是来跟你交谈的,我是来跟你探讨的,你别得寸进尺啊。”

你会发现,这就是西门与那个女人的分别。西门根本就没有真的让耶稣进入他的内心。他或许有很多疑问,他或许想要跟耶稣辩论,他或许想要耶稣回答问题,但他绝不想也不会像那个女人一般,溃不成军、无法自持、完全破碎,完全投奔。

西门是法利赛人,竟然让耶稣进他的家。是的,这看起来已经很了不起了。但无论如何,你会发现,西门依然操控着整个会面。他举止得体,他不瘟不火,他一切照旧,他毫不出格。他表现得一切都好,是因为他还不信耶稣。

但反观那个女人呢?那个女人跑到法利赛人家里去见主,这是要冒着生命危险。但那个女人一来到主面前,就已经崩溃了!那个女人已经出格了、那个女人已经癫狂了,那个女人一见耶稣,就已经碎成渣了。她已经完全不能自主了,她完全投奔而来,没有了自己,她让整个局面失控了,是因为她心已经被触动了。

2、应用

各位,今天的教会中就存在这两种人:一种人是“西门”,另一种人是“那个女人”。一种人,像冷静的旁观者那样。虽然,他也聚会、他也听道、他也奉献,甚至他也参与一点点的服侍。但他整个的生命状态却是:双手交叉、抱着膀子,站在三步之外,探讨一切,但就是不下场。他可以指点你,但却不能服侍你。他看这也不合适,看那也有问题,但就是不去真实的舍己摆上、解决问题。

各位,我要非常严肃地告诉你们:教会不需要第三者视角,也没有人有资格以第三者视角,来对待主的教会。主的教会不完美,但主却呼召我们,投身于其中,完全为主摆上。请注意,是一头扎进去,而不是站在岸边指指点点。

我要说,西门对待耶稣的方式,正是今天许多人对待主耶稣和主的教会的方式。你有没有发现,西门正在对耶稣进行面试?西门的内心的想法是:“耶稣,我观察你好久了,你讲道很好、虽然有时候很尖锐;耶稣,你行神迹也非同凡响,这个事实我也不好否认。现在,我给你个机会,你需要证明一下你自己,让我看一看你能不能作我生命中的牧者和导师。如果你想要作我的牧师,来,我们聊一聊,我面试一下,我回头会考虑考虑,要不要录取你。”

可悲的是,今天,多少人对待主耶稣和主的教会,也是如此态度。各位,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对待耶稣的?圣经的话,对自己有利的地方,就拿过来使用,对自己不利的地方,就丢在垃圾桶。牧师的讲道,每次都要用自己的理性、经验、感觉、利益、自我,统统给过滤八遍,再应用在自己身上。然后,却还心安理得地觉得自己遵守了神的话。

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,耶稣从来都不是要来接受你面试和考核,看看能否当你的主和救主。相反,经文告诉我们,除非你全心全意来到主耶稣面前,否则你根本无法接近耶稣。我一直在想,为什么交托那么难,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像西门那样,想要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,我们不想耶稣来掌控全局。

但这个女人却全心全意来到耶稣面前,她愿意把整个人交托给主,她放弃了自我、自尊、自重和自主,她让耶稣来掌管一切。但西门呢,却以对待一般人的方式,来对待耶稣。因为这在西门看来,这就是最正常的。

西门就像今天的很多人一样,对待主和对待其他任何事物,没有什么分别。把主和主的教会当作一般人。甚至,把主看得比一般人更低!

然而,亲爱的弟兄姊妹,今天上午我要决绝的对你们说:主耶稣在你生命中所受的待遇,不应该跟你的父母一样;耶稣在你生命中所受的待遇,不应该跟你的儿女一样;耶稣在你生命中所受的待遇,不应该跟你的配偶一样;耶稣在你生命中所受的待遇,不应该跟你的老板一样;耶稣在你生命中所受的待遇,不应该跟你的工作一样。

是的,你说耶稣跟他们不一样。那是因为在你的生命中,耶稣常常比你的父母、比你的儿女、比你的配偶、比你的老板、比你的工作,低得多亲爱的弟兄姊妹,今天上午我要让你们看见,我们比那个法利赛人西门更不如至少,西门对待耶稣和对待其他客人一样,但我们对待耶稣,却比其他东西低得多!

各位,主耶稣明明是神的儿子,明明是你的创造主,明明是你的救赎主,明明是永远的大君王。但我们却把祂当作一般人来对待,或者更贴近事实的是,我们却把他当作一般人都不如,那样对待。你看,这个比喻现在也把我们给圈进来了。

所以,今天上午,除非这段经文,照出了你这十年来如此糟糕的本相,今天上午,除非你承认自己的罪、除非你真正的悔改,否则你无法平平安安地走出去;今天上午,除非你认耶稣为主、为王,否则你无法平平安安地走出去。——因为,如果你不悔改、不信靠、不委身于主,你就是在自欺欺人。

这表明,我们内心深处,都住着一个名叫西门的法利赛人。

三、比喻所显明的福音

是的,这个比喻,显明了我们的本相,但这个比喻其实也显明了福音。很明显,主耶稣就是这个比喻中的债主,而西门和那个女人就是欠债人。那个女人欠了五十两银子,而西门欠了五两银子。请问,五十两跟五两有什么分别?有人立刻会认为说:“那个女人比西门更需要耶稣,更需要救恩,因为她罪大恶极,她道德败坏,她犯的罪比西门更多,所以她比西门更需要救恩。”

抱歉,或许,耶稣的意思正好相反,这个比喻的微妙之处就在于此。经文怎么说呢?耶稣说,“所以我告诉你,他许多的罪都赦免了,因为他的爱多;但那赦免少的,他的爱就少。”

这,太震惊了。多年来或许你一直以为,西门和这个女人的区别在于:西门比较虔诚、比较有道德、比较遵行律法,而那个女人比较差劲。抱歉,其实主耶稣真正的意思是,他们俩本质的区别在于:虽然他们俩都是罪人(都是欠债的人,这是本质的事实),但西门却比那个女人更不爱耶稣,只是因为他得到的赦免少。

耶稣告诉西门:他与那个女人的分别,不是说那个女人更需要救恩,而是她意识到了自己更需要救恩,但西门却还没有意识到;因为她知道自己是一个罪人,但西门连这一点都还不知道。所以,那个女人得到的赦免多,西门得到的赦免少。

他不觉得自己需要被赦免、他想要完全自主。所以,他的爱少,而他的爱少,他不认识自己的罪,他得的赦免就少。

最后,耶稣对那女人说:“你的罪赦免了。”同席的人心里说:“这是什么人,竟赦免人的罪呢﹖”耶稣对那女人说:“你的信救了你;平平安安的回去吧!”

你看,同席的人连主耶稣赦免那个女人的罪,都接受不了;如果耶稣要去赦免他们的罪,他们能接受吗?你以为你是谁啊,竟然敢赦免我的罪?我有什么罪啊,你才有罪呢?你们全家都有罪!

但我要提醒的是,当主耶稣说,“你的罪赦免了。”这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,这是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事。当主对着每一位税利、妓女、罪人说,你的罪赦免了,这意味着他要背负着他们的罪,走向各各他;当主说,平平安安的去吧,这意味着他要担当他们的咒诅和审判,经历不平安。

如果你看不见自己的罪严重到什么地步,你不会对神的恩典充满惊叹,你不会经历赦免,你也不会爱主。你只会像西门一样,完全接受不了,你觉得被侮辱了。

亲爱的弟兄姊妹,让我再一次提醒你们:作为一个基督徒,我们常常像西门。当你忘记你的罪有多深重,当你忘记神的恩典多么奇妙,当你忘记神的赦免之恩的浩大,你就会变得理性、中立、客观,而不是全身心地投入主的怀抱。你也会变得专顾自己、你会变得自私自利,而不顾十字架的恩典。你会变得爱很少,因为你经历恩典的赦免少得可怜。

求主的真理光照我们,因为我们都是欠债的人。而主赦免了我们,我们没有资格自成体系、悠然自得,我们唯一的正常反应是像那个女人在主面前崩溃,然后被主全然医治。

欠债之人的比喻
Picture of 阿言

阿言

立世数十载,蒙召十余年。基督门徒者,教会传道人。以传道、授业、写作,为志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