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与言

Light and word

阿言

立世数十载,蒙召十余年。基督门徒者,教会传道人。以传道、授业、写作,为志业。

不识耶稣真面目,只因身在自我中

 

经文:【可6:1-6】

耶稣离开那里,来到自己的家乡;门徒也跟从他。到了安息日,他在会堂里教训人。众人听见,就甚希奇,说:“这人从哪里有这些事呢?所赐给他的是什么智慧?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异能呢?这不是那木匠吗?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、约西、犹大、西门的长兄吗?他妹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吗?”他们就厌弃他。耶稣对他们说:“大凡先知,除了本地、亲属、本家之外,没有不被人尊敬的。”耶稣就在那里不得行什么异能,不过按手在几个病人身上,治好他们。他也诧异他们不信,就往周围乡村教训人去了。

不识耶稣真面目,只缘身在自我中。

引言:自我世界的上帝VS真实存在的上帝。

小时候(大概六七岁开始),我常常就会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。我不知道,你们会不会有类似的幻想曲。比如说,突然有一天上帝出现在我面前,最好还伴随着大光显现,然后天降大任告诉我说,我是人类历史上千年年不遇的奇才,人类历史少有的人物。或者,我让我做个梦也行,最好在梦里对我有个清楚的指示说,我应该去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。只不过,我等了很多年,这事都没发生过。于是,我的白日梦就醒过来了。

但你知道吗,那时我常常幻想,如果那样的事情发生了的话,我就可以不去上学了,我可以就离家出走,我就与上帝一起浪迹天涯去。这大概就是武侠小说看多了的后遗症吧。因为,我们总喜欢为自己构建出一个世界出来,在那个世界里,我们自己就是绝对的主角。

而我后来渐渐长大后发现,成年人的世界,虽然看似没有如此荒诞不经,但其时不是因为,他们已经不再认为自己是主角,是中心了。不是的。其时只是因为,他们比小孩子更会伪装罢了。

其时,我们都是自己世界里的中心和主角,无论我们有没有过童话故事版般的幻想曲。而这一状况,自我中心的坚固体系,其时是信仰最难破碎的东西。

小时候,我还会幻想说,如果耶稣出生在我家里,那该多好。他肯定不会像恩惠那般,跟我打架抢东西吃,因为他是耶稣嘛,一定会让着我,把好东西都给我吃才对。或者,如果我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,那也挺不错的。你想啊,可以整天跟着他一起出去医病、赶鬼、行神迹,让瞎子看见、瘸子行走、大麻风洁净、死人复活,想想都很拉风啊。并且,肚子饿了也不用操心,他会变出食物来;还能在海面上走一走,这样的生活真是精彩万分。

各位,我不知道我们今天教会学校的孩子们,有没有过类似的幻想。至少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的想象和追求。把主耶稣想象成随叫随到的邻家玩伴,把上帝想象成触手可及的隔壁老王。因为,曾经在我的世界里,似乎只有这样,我才会觉得,这个上帝是“我的上帝”;似乎只有这样,我才能理解和感受到他是又真又活的上帝。

多年后当我全职服侍后,想起这一段时光,才发现,其实对于那时的我而言,信仰不过是一种自我描摹,自我慰藉,自我催眠,自我幻想。因为,在那样的想象中,我可以任由自己天马行空般的肆意驰骋,无拘无束。最重要的是,在那样的想象里,我自己是绝对的主角和中心,整个世界上的一切,甚至上帝,都是围绕着我来转的。

请问,这不就是以色列人40年在旷野的基本表现吗?自己是一切的中心,连上帝也是围绕我们而存在的。我们以为自己认识上帝,信靠上帝,殊不知我们不过是在自我催眠和自我欺骗。让我这样说好吧,其实对很多人而言,他这二十年来所信的上帝,恐怕已经被严重扭曲、严重走样。

其实,路加福音中记载这件事情的时候,给了我们更多的细节。路加记载说,

“耶稣来到拿撒勒,就是他长大的地方。在安息日,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,站起来要念圣经。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他,他就打开,找到一处写着说:主的灵在我身上,因为他用膏膏我,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;差遣我报告:被掳的得释放,瞎眼的得看见,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,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。于是把书卷起来,交还执事,就坐下。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他。耶稣对他们说:“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。”(路加福音 4:16-21 和合本)

各位,耶稣其实在这里明说了对吧,他的意思很清楚,他就是基督,就是弥赛亚,就是大卫的子孙,就是耶和华的义仆,就是先知预言要来的那一位。但是呢,耶稣家乡的众人,他们眼里的耶稣却不像基督,不像弥赛亚。是哪里不像呢?难道耶稣的话,耶稣的能力,智慧,权柄不像吗?不是的,这些地方都没问题。

后来我发现,他们之所以觉得耶稣不想,其实是跟他们自己世界里想象的基督、弥赛亚不像。即使耶稣的言行已经充分显出足够的智慧、能力、异能、权柄。但是,他们还是不承认,他们总是觉得耶稣不是。因为耶稣不像他们自己幻想的基督、弥赛亚。

换句话说,自己幻想出来的上帝,是认识真正的上帝的敌人。

因为,当真正的上帝来到我们生命中的时候,我们会拿自己幻想出来的那个上帝去衡量比较。但是无论怎么比较衡量,总会觉得不太像。

这时候,除非你自己幻想出来的上帝被打碎,否则,你一定会像耶稣家乡的人那般反应,会把真正的上帝弃之如敝履,会“厌弃”他。我们会说,他跟我想象的上帝不一样,他怎么可能是上帝呢?

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:基督教的信仰,最难的就在这里,破碎自己坚固的错误认知,破碎自己的牢不可破的肉体体系,破碎自己几十年形成的自我中心的习惯和看法。因为破碎的过程就是否定自己的过程,很不舒服,但势在必行。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到与拿撒勒人一样的境地中去。

基督教的信仰一定是可思想的,但又是超越思想的。基督信仰,一定是可经历的,但又是超越经历的;基督教的信仰一定是可体验的,但又是超越体验的。如果,上帝对你来说,仅仅是可思想的、可经历的、可体验的,而没有超越你自己的思想、经历和体验。那么,这样的上帝就一定是你自己幻想出来的上帝,只是你自己世界里的上帝。因为,你是用自己的思想、经历、体验,把他给铸造成你想要的样子。

什么是世俗化的信仰呢?我小时候把上帝缩小到我的世界里,上帝是围着我转的上帝。这样的信仰有多大呢?我的世界有多大,信仰就有多大。这样的信仰,失去了一个超越的维度,因为他总是超越不了我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;这样的信仰,不是在我之上,而是在我之下,信仰沦为自我中心的表达,信仰沦为实现自我的工具。这就是世俗化的信仰。

亲爱的弟兄姊妹,你的信仰,有没有可能就是这样的信仰?

平时从不祷告,遇见难处的时候,就禁食祷告。那样的上帝就仅仅是难处中的上帝,而不是随时随地的上帝;

平时从不读经,不知道如何抉择的时候,就问上帝的带领是什么。那样的上帝仅仅是你的导游,而不是你的同伴;

平时周一到周六把上帝完全驱逐在你的世界之外,然后主日的时候来到教会说,“主啊,我赞美你”那这样的上帝,就仅仅是周日的上帝。并且是周日上午的上帝,下午都可能不是了。

如果这样的话,那这就是世俗化的信仰。

所以,亲爱的弟兄姊妹,如果你的信仰是这样的信仰,那么,你所信的上帝就仅仅是你难处中的上帝、你困惑中的上帝,你主日这一天的上帝。那么,我要告诉你,这其实是你自己刻画出来的上帝,而不是真实的上帝。

你把他缩小到你的世界那么大,其时这和我小时候荒诞的想象是如出一辙的,只不过你把上帝缩小到这个样子,在今天这个世俗化的世界面前,看起来很正常;而我小时候那样幻想看起来很不正常。其实,我们必须知道,这两种做法其实都是不正常的。

二、拿撒勒人眼中的弥赛亚VS真实存在的弥赛亚(1-3节)

耶稣来到自己的家乡,安息日的时候在会堂里教训人。他的教训和能力,让众人非常诧异。经文这样说,到了安息日,他在会堂里教训人。众人听见,就甚希奇,说:“这人从哪里有这些事呢?所赐给他的是甚么智慧?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异能呢?”(2节)

请注意,这句话的意思是,众人分明已经,非常明显的从耶稣身上,发现了他的不平凡之处。他们用“哪里有这些事”,“什么样的智慧”,“何等的异能”,这些惊奇、惊讶的词汇,来描述耶稣对他们的冲击和震撼。各位,你想象一下哈,按理说他们看见、听见耶稣的智慧,能力和异能,我按着一般正常的剧情发展,接下来就应该是大家蜂拥向前,俯伏在地,诚信相信了。对吧?

因为,这样的反应才是合乎逻辑的嘛。与前面明显的前面的震动、惊叹配套的剧情应该是信服才对呀。因为,这才是正常人的正常表现啊。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:剧情却在此处急转直下。他们刚刚还在“诧异”、“惊叹”耶稣的言行。然而,下一秒却来了一个剧情大反转,他们话语一转折,开始群起而攻之。

“这不是那木匠吗?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、约西、犹大、西门的长兄吗?他妹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吗?”(3节)各位,我不是说,他们说的这些话不是事实,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对不对?但是,请注意,这些都是事实的话,在这里却是一句相当突兀的话。因为,前面耶稣的能力、智慧、异能,跟后面的,他们历数耶稣的家庭背景,这句话好像不协调。

于是,圣经说,他们就“厌弃”他。但是请注意,众人弃绝、厌弃耶稣之先,其实已经看出了耶稣的不寻常。他们诧异耶稣的“智慧”,“何等的异能”。他们虽然看出了耶稣的不寻常,但是这个不寻常,却并没有被回应,或者说,没有被他们来正确的回应。

那些的不寻常,其时已经震撼了人心,但是这一震撼并没有继续往下发展,而是被他们给硬生生的压下去了。不去管,不去回应,不去理会。他们把看到的不同寻常,给故意忽略掉,然后讲述与这件事情毫无关联的其他的事情。

各位,这是一件多么不合逻辑的事情。他们在明目张胆的违背自己所见的不同寻常,死死的蒙蔽自己的双眼,让自己看不见眼前的事实,转换话题,好逃避对这个事实应该有的回应。

其时,福音书,常常向我们展示一个相当尖锐的事实:罪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,常常做一些不符合逻辑和基本常识的事情。

比如:安息日救命、害命,行善、作恶,哪样是可以的呢?这是再简单不过的回答了,但是他们为了逃避正确的回应,于是“他们就都不做声。”各位请问为什么他们都不做声,很简单如果做声,就要回应说:“安息日救命是可以的,害命不可以;安息日行善是可以的,罪恶不可以。”只能这样回答,对吧?但是,这样回答就显出他们的不是来了,显出他们责备耶稣在安息日医治病人,是无理取闹了。所以,为了不悔改,他们决定不说话。

但是,你知道吗?这群责备耶稣在安息日医治病人的人,他们说耶稣违背了安息日。因为耶稣在安息日医治好了一个手枯干的人。 因为耶稣在这里一天行了善事,救了人。所以,他们责备耶稣。但是,接下来,经文说,法利赛人出去,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。(马太福音 12:14 和合本)。你看,耶稣在安息日行善、救人,他们就说耶稣违背了安息日;但他们在安息日商议怎么罪恶、害人,他们却不觉得自己违背了安息日。

所以,罪人最大的问题,永远都是心硬,而不是脑子笨。不符合逻辑的主要原因其时是故意瞎眼。

就像夫妻吵架的时候,为什么我们总是能够做到思维敏捷、明察秋毫的发现对方言语、行为中的细微漏洞,却无论怎么样,怎么都看不清自己的巨大错误呢?为什么我们总是能看见别人眼中的刺,却总是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呢?为什么,我们总是能做到看别人问题时思维敏捷,看自己的问题时愚笨不堪?

你看,我们总是有这样的本事:为了自我的私欲和利益,有时表现的明察秋毫,有时表现的老眼昏花。我们在其中转换的游刃有余,没有丝毫生硬的痕迹,这叫间歇性失明症。不该看见的地方看的清清楚楚,该看清的地方,眼睛都快碰肿了也依然装作看不见。但是,这个病跟脑子没关系,跟心有关系,跟罪有关系。罪的问题,让人明目张胆的违背基本的事实和逻辑。

但,我又要说,这其实又是一件很符合逻辑的事情,符合罪人自己的逻辑。只看表面,从而认不出耶稣的真面目。“这不是那木匠吗?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、约西、犹大、西门的长兄吗?他妹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吗?”(3节)你知道,他们的意思是,这个人的老底,我们都知道;他有几斤几两,我们都清楚的很。

你以为他有什么了不起的?不就是小时候跟我一起玩泥巴的那个人吗?他是木匠,我是铁匠,能比我强多少?他家住在村西头,我家住在村东头,朝阳还不如我家好呢?我昨天还和他的兄弟一起吃烧烤呢,他妹妹不是常常跟我姐姐一起逛街吗?

意思是,他的出身,我们一清二楚,他的背景来历骗不了我们的。你以为他有什么来头,何方神圣?不过如此而已。要知道,众人能把耶稣兄弟的名字都丝毫不差的叫出来,意思是,大家从小就熟的很。于是,他们就看不起耶稣。

拿撒勒人眼中的弥赛亚与真实存在的弥赛亚之间,其时是有巨大差距的。就像我小时候世界里幻想的上帝与真实存在的上帝,一直都有巨大差距一样。我小时候自己的世界里幻想出的上帝,不是真实的上帝;拿撒勒人眼中的耶稣,其时也不是真正的耶稣。

意思是,他们被自己的眼睛欺骗了,被自己看到的一部分的事实欺骗了。他们看到了一部分的事实,于是就停留在这一部分事实上,而不能认识所有的事实。

三、不识耶稣真面目的原因

你会发现,耶稣的乡邻不真正的认识耶稣,有两个原因。

首先,他们不真正认识耶稣的原因,是因为他们自以为自己已经认识了耶稣。

你看,他们援引他的家庭背景,他们中可能很多人从小就是看着耶稣长大的,或者跟耶稣一起长大的。在他们的“认识”中,耶稣出身卑微、家境贫困,只是一个小木匠而已(3节),他们甚至和耶稣的兄弟姐妹都很熟悉。他们了解耶稣的出身、出处,于是,他们就自认为已经对耶稣了解的够多了。

各位,一旦当人们自认为已经对某人、某事了解的够多了,人就容易不再继续认识他(她)。乡邻自认为对耶稣了解的够多了。他们认识耶稣是木匠的儿子,他们认识耶稣的兄弟姐妹,这当然是一个事实。于是,他们就不愿意继续认识了更丰富的身份了。

其实,另一个同样的事实是:他不仅是人的儿子,他还是神的儿子;他不仅是木匠,他还是基督;他不仅是你小时候的玩伴,他还是你的救主。

亲爱的弟兄姊妹,你真认识耶稣吗?耶稣家乡的人,拿撒勒人曾经带着自己的偏见,以外貌取人,以家庭背景取人,以自己了解的耶稣的身世取人。于是,他们就无法看透耶稣“平凡的面纱”之后的不平凡。他们因为自以为自己认识耶稣,就不愿意继续认识他了。

各位,请问你是这样的吗?你有没有可能带着自己的私欲来认识耶稣,认为他是邻家老奶奶,满足你一切的愿望;有没有可能带着自己错误的幻想来认识他,把他想象成你要的样子。有没有可能带着自己的偏见来认识他。有没有可能因为自以为自己认识他。这样,都不能真正认识他。

2、他们不真正认识耶稣,是因为实际的耶稣基督,与自己刻画的基督不一样。

当他们扒完耶稣的老底,圣经说,“他们就厌弃他。”(注:“厌弃他”原文作“因他跌倒”)。为什么耶稣家乡的人会“厌弃”耶稣呢?为什么会“因他跌倒”呢?你不愿意相信耶稣就不相信嘛,你为什么要辱骂耶稣呢?他们称呼耶稣“马利亚的儿子”。

你知道吗?这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说法,按着犹太人的习俗,从来都是称呼人为父亲的儿子。称一个人为女人的儿子,是有意违反习俗的说法,这是一种刻意羞辱的说法。其时是故意讽刺耶稣,是相当恶毒的辱骂。意思是,谁知道他的父亲是谁。

你看,他们在辱骂耶稣。他们贬低说,耶稣是女人的儿子,而不是男人的儿子。但,请注意那个最古老的预言:女人的儿子的预言,在他们的贬低中,耶稣的身份被显明出来了。

请问,他们为什么故意辱骂耶稣?因为耶稣的教导和耶稣的智慧、异能,已经很明显的显出一个事实:他就是基督,他是有神的同在。但是,这个事实,与他们自己所“认识”、所“预期”、所“盼望”的不一样。弥赛亚怎么能是这个样子的呢?他不应该出生在王宫里吗?为了迎合他们自己预先存有的偏见,他们决定忽视眼睛所见、耳朵所听的证据。

你看,他们不真正认识耶稣,是因为实际的耶稣基督与他们自己刻画的基督不一样。但是,总不能说是因为自己心太刚硬,而不承认弥赛亚吧,总要替自己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嘛。于是,他们就侮辱他,说他来历不清白,不知道父亲是谁,这样就可以冠冕堂皇的拒绝他了。

为什么当耶稣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犹太人拒绝耶稣拒绝的如此彻底呢?他们不是盼望弥赛亚,盼了四百年吗?他们这四百年不是天天等待弥赛亚的降临吗?为什么当弥赛亚真正到来的时候,他们反而杀死了这一位弥赛亚?因为,当耶稣来到的时候,不符合犹太人的期望,想象,和认识。因为,实际的耶稣与他们自己刻画的基督不一样。

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是弥赛亚呢?弥赛亚来了,犹太人民不就应该是从此站起来了吗?弥赛亚来了,我们不就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,推翻罗马帝国了吗?为什么弥赛亚来了,却说,我们要悔改?我们若不悔改都要灭亡?为什么他来了没有指责罗马人,却指责说我们的文士和法利赛人错了?为什么他说,外邦人也可以得救?难道罗马帝国的公民也能得救?完全接受不了啊。

于是,整个犹太社会都在抗拒一位真正的弥赛亚。因为,整个犹太社会都为自己刻画了一个虚假的弥赛亚。他们期待说,弥赛亚来了,犹太人民就从此站起来了;他们没有期待说,弥赛亚来了,我们就可以悔改了。

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,除非耶稣的福音,打破了你的宗教幻想和期待,否则,你就不可能信他。人们总会想要一个符合自己规划的耶稣,符合自己想象的耶稣,符合自己胃口的耶稣,符合自己利益的耶稣,符合自己期待的耶稣,符合自己的耶稣。

但我要说,那样的耶稣不是真正的耶稣,而是你自我投射的影子。自己在心里刻画出来的耶稣,不是耶稣,乃是偶像。那样的耶稣,能满足我们一切的愿望。那样的耶稣能“让我们自己的旨意成就”,但真正的耶稣是让“天父的旨意成就。”

四、总结

在人类历史上,认识真理曾经有两个源头:以信求知和以知求信。这是古典主义的世界与现代的世界的差别;这也是奥古斯丁、马丁路德、加尔文与伯拉纠、伊拉斯谟、卢梭之间的差别;这是改教运动与启蒙运动之间的差别;这也是一个有神的世界和一个无神的世界之间的差别。这其实是在表达两个不同的源头和基础。

以信求知是相信有一个真理的源头本身,他赐给我们智慧、信心,在这一超越的眼界之下,寻求真理才成为可能;以知求信是相信自己的理性、逻辑、思考就是一切的真理的基础。相信一件事,自己能理解的,才可信。这其实就是想让自己如神能分别善恶。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:罪已经玷污了我们的理性,我们的理性是不完全的,我们的理性不是判断真理的基础,真理是判断我们理性的基础。

让我们回到以信求知的谦卑,不堕入以知求信的骄傲。因为,不识耶稣真面目,只缘身在罪恶中。认不出真理的原因,不是智力问题,乃是罪的问题。

认不出真正的弥赛亚,乃是因为自己自认为已经认识了耶稣;是因为自己已经想象出来一位弥赛亚;乃是因为真正的弥赛亚与自己已经认识的、想象的那一位弥赛亚不一样。所以,不识耶稣真面目,只缘身在自我中。

拿撒勒人,以知求信,但他们的知何等有限,他们只能知能知道的那部分(3节)。但我们以信求知,就是相信说,若非圣灵开启我们都是瞎子。所以,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呼喊说:“主啊,大卫的子孙,可怜我们吧!”

如果,我们的回应和呼喊,让人觉得不舒服了,让人觉得不自在了,让人觉得太偏激了。他们可能会“责备”我们,不许我们“做声”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做呢?我们就应该,越发喊着说:“主啊,大卫的子孙,可怜我们吧!”

因为,唯有如此,我们才能真正看见,真正认识上帝,真正悔改,真正对付自己的肉体。阿们!愿主开我们心里的眼睛,在新的一年中,用上帝的真理来攻破我们自己坚固的营垒,好使我们更深的,更多的,更快的跟随主。

不识耶稣真面目,只因身在自我中
Picture of 阿言

阿言

立世数十载,蒙召十余年。基督门徒者,教会传道人。以传道、授业、写作,为志业。